标签:
原因常见健康险自身能力国家文化 |
分类: 社会现象 |
为何老百姓对“保险”很反感?
文:徐万福
这几天我和几个朋友聊起了“保险”这个话题,我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保险就是传销,专门给人洗脑,专门叫自己家人朋友进来交钱”。听完这些话,我顿时诧异,保险好歹也是国家承认的正规行业,早在9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后经2002年和2009年两次修订,最近使用的版本是2009年的,很显然它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不仅如此在我国也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古代,镖局是最早保险的雏形,受人钱财,凭借武功,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保障人身安全的机构,镖局就类似于今天的保险公司,雇佣人就是投保人,而在国外保险也有几百年的发展背景,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了,在国外不买保险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而在国内,保险这么一种历史悠久,普遍化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并没有得到很大的认同感,的确是一种悲哀。
一说起保险,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它可以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个家庭需要对财产的保护,就有家庭财产保险,因怕发生偷盗就有偷盗险,怕火灾有火灾险,人怕生病有医疗保险,人怕意外有意外伤害保险,怕车有损失有车量损失险等等,这正说明保险具有普遍性,跟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试想如果在生活中真的发生一次重大事故,没有买保险,一个普通的家庭经济条件能承受得起吗?这就是保险存在的基本意义,就是帮助人们最大化的减少风险损失,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回归理解来看待保险这个行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而且还很冷门。
保险是一门专业,也是各大院校的一门学科,但由于这门专业在中国并不吃香,没有多少学生会报这个专业,大部分本科院校也根本没有设立这个专业,所以各大保险公司基本上是通过社会招聘来揽人才,通过培养和训练出一批在这个领域有专业知识的业务精英,当然这也必然导致进入保险行业的门槛也非常低,凡是只要高中,或者初中甚至小学文凭都可以加入,不过随着近年来保险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国家对于这一行业也非常重视,如今进入这一行业的门槛也在提高,要从事保险行业,必须持大专以上文凭报考《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只有拿到证才能上岗,没有证是一律不能上岗的,可见保险业在国内也不断走向正规化。
尽管如此,要改变一些人对保险的认识还是有待需要一段时间,因为这种“认识”也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反应出来的态度是基于某种现实上的投射,也确实存在在某些现象,主要反映在这几点。一是保险营销业务员自身业务素质的问题,由于从事这一行业人员大多数学历并不高,学习和接收能力有限,自己对于什么是保险的概念并不是很懂,在介绍的过程中没有把产品的性质说明清楚,客户提出的问题,解答不上来,参保的时候会慎重考虑,甚至会质疑;二是销售行为方式的问题,即太过于依赖“近亲”的发展;刚进入这一行业的新人,业务还不熟悉,但是又没有底薪,为了生存不得不从最简单最容易的地方打开一个突破口,通过拉拢自己亲戚朋友来投保为自己增业绩,保住自己的饭碗,久而久之,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只能通过发展近亲才能生存,对于这种近亲“拉人头”的做法有非常大的依赖性,最后这种手段也变成了保险营销员最常见的一种营销手段,给客户误以为保险就是发展人头做传销。三是客户对概念认识和理解解的问题,由于对保险产品的概念了解不多,也没有规避法律方面的因素,比如投了健康险是保不了财产方面的损失的,每种标的对应不同的保险产品,在法律上由于人的故意或者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是不予陪偿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期限到了,合同终止是无效的。很多客户在投了保后,基于以上几种情况,自己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却没有得到保险公司的半点陪偿,因而客户总会发牢骚抱怨保险公司就是骗人的。
总而言之,任何现象的背后总有触动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如需要改变,就需要从改变我们自己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