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归求职者刘俐俐PK主持人到底是谁的错?

(2012-01-15 18:45:51)
标签:

教育

刘俐俐

中国

主持人

非你莫属

杂谈

分类: 社会现象

海归求职者刘俐俐PK主持人到底是谁的错?

 

文:徐万福

 

海归求职者刘俐俐PK主持人到底是谁的错?

网上有一段视频最近炒得很火,海归派求职者刘俐俐上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跟主持人扛上了,主持人张绍刚在跟刘俐俐沟通时在语言上有些对峙,觉得对方的回答让他刹时傻了眼,而求职者刘俐俐并不以为然,现场一度陷入非常尴尬的局面,该节目录制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后,引起网友的一阵热议,这段视频在上传的当晚点击率突破700万,就连姚晨,李开复,徐小平,洪晃、王小山、俞白眉、马伊琍等这些大碗明星也加入到这场讨论之中。

 

网上对于刘俐俐和主持人张绍刚两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近6成以上网友包括明星对于刘俐俐是表示理解和认可的,其中微博女王“姚晨表示”我们自己可以做个普通人,但别强求有才华者也非得做个普通人。支持刘俐俐,欢迎她加入自己的团队。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对于刘俐俐的态度表示怀疑,我们来了解一下网上的各方表态。

 

支持方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徐小平:“主持人对一个无辜女孩的冷嘲热讽和无中生有的指责,使得这个节目蒙上了难以洗刷的羞耻。”

 

李开复:“节目设计有严重问题,第一,没有管理经验的主持人凭什么做主面试官;第二,一两个嘉宾可能事前就安排做挑刺工作;第三,用剪接技巧陷害面试者。”

 

姚晨:“哪儿能联系到这个姑娘,我们团队欢迎她。”

 

刘俐俐所喜欢的黄欢老师:“越是千里马越挑驾驭者。优秀的骑手也一定同时是懂马识马之人。”

网友“闵元”说:“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居高临下的要将个人价值理念和所谓的做人原则强加给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女孩,在那个女孩不能接受或者难以融入的时候给予定点清除的暴力行为!”

 

质疑方:

 

网友“松王”在微博上称:“张绍刚的处理方式是值得商榷,但这名求职者绝对心理问题严重,尖酸刻薄目中无人笑里藏刀,有必要所有人都为了此等女子去声讨《非你莫属》么?”

 

 

笔者观点:

 

我在看完这个将近1个小时的视频之后,也有一点感触,本来这是一期专门为求职者提供的一个选择平台,但从录制的这期节目看来更像是主持人与求职者之间的口舌较量。我相信从主办方角度,从观众角度,还是从几位评委的角度都不愿意看到这样尴尬的局面,这也违背了电视台举办这种节目的初衷;所以我认为这一期的《非你莫属》节目录制的非常失败,没有真正把握这个平台的核心价值点,我想问一下天津卫视举办这样的节目目的是什么?除了商业层面的考量外,我相信这种求职节目无非不就是想为企业找到更优秀更适合的人才,同时挖掘更优秀的草根,发现草根的闪光点,既给求职者带来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机会,也为企业找到更优秀的人才,而不应该带给求职者的是一种失落,是一种争峙,是一种负面情绪,是群起而围攻的对象,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做这个节目而做节目,那么这个求职节目还有多大实质意义?

 

我们理性的来看一下发生这种争议的问题,在海归派刘俐俐身上确实有一些还不敬如人意的地方,这在她上节目之前也表述过。但这不是重点,人有缺点也很正常,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人因欠缺才完美。就算刘俐俐有狂妄和傲慢的缺点,主持人在整个节目的录制和把控方面还是缺乏大局意识,缺乏一个主持人应有的气度和风度,你要记住,是你在主持节目,你要对节目的质量负责,要对台下的观众负责,还要体谅一下求职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并不是凭个人性格来宣泄自己的感情,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该主持人是失职的。没有做到主持人应该要做到的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主持人不应该凭求职者的另类回答而发泄自己的情绪;

 

海归求职者刘俐俐PK主持人到底是谁的错?

刘俐俐称祖国为“中国”遭到主持人不理解而表露出来的个人情绪

 

作为国内人来讲,自己是中国人这是既定的思维模式,所以回到自己的祖国,用中国来称谓自己的国家确实不理解,我非常理解主持人的心情,也非常欣赏他有一股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刘俐俐必竟在国外呆了三年,受到国外文化教育的熏陶,可能接触的生活方式跟国内有很大区别,很多时候外国人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也就意味着刘俐俐必然也会受到这样的影响,在说话和谈吐甚至思考问题的逻辑上会有一点出入,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提醒的方式解决,而不是在求职者面前表现出一种无奈的表情,还用很不耐烦的语调跟对方沟通,有没有考虑过求职者的心态呢?在电视公众面前用这种态度跟求职者对话,有没有考虑过求职者的感受呢?不错,在这个问题上,刘俐俐回答的确实欠妥,不应该用“中国”来称谓,但她也是无心之过呀,世上没有哪一个正常的中国人会故意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另外,在这个节目中刘俐俐用“中国”来称谓祖国会影响《非你莫属》节目播出的质量吗?为什么一定要纠结“中国”这个称谓上而质疑对方,让她下不了台?节目的重点不在于弄清是否适合用“中国”这个称谓的细节上吧?

 

第二,  主持人在不了解别人之前不应该凭自己的感觉去主观评价别人

 

海归求职者刘俐俐PK主持人到底是谁的错?
刘俐俐回答完问题后表露出来的表情被主持人形容为虚张声势

 

海归求职者刘俐俐PK主持人到底是谁的错?
纯属主持人的个人判断,不一定正确,但这种评价会给刘俐俐带来极大的伤害

 

自两个人在纠结第一个关于用词称谓的问题之后,由此在沟通上就产生了一些隔阂,也展开了心理战,主持人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连续发问,有些问题很明显是在刁难刘俐俐的,而后刘俐俐也意识到主持人的动机,所以会表露出一点傲慢,其实她心理是非常明白的。因而主持人在没有反思自己的前提下,擅自去评价别人,因为你的评价只是你看到的一面,不一定正确,也不定是客观的,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主持人应该做的。现场有观众,也有评委,主持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起到引导作用,会给刘俐俐在场留给观众和评委极不好的负面影响,这对于刘俐俐来说这是很不公平的。

 

第三,主持人不应该把企业面试官要问的问题全都问了


海归求职者刘俐俐PK主持人到底是谁的错?

主持人在连续向刘俐俐提各种各样的问题

 

作为主持人来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不应该把所有的关于求职方面的问题问得那么细,有些问题应该是面试考官问的,但是在主持人看来有点越俎代庖的意思,从横向到纵向,从广度到深度,面面俱到,似乎自己就是一个企业考官的角色了。

 

第四,主持人不应该在公开场合对求职者说“失去兴趣”的语调

 

海归求职者刘俐俐PK主持人到底是谁的错?

在回答完主持人的问题之后,主持人表示自己对她失去了兴趣

 

作为主持人来讲,职责就是把一个节目主持好,并能保证节目的效果,能把控一个节目的良性运转,求职者本身也只是想通过这样的节目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并不是为了和谁结怨,更何况这种火药味的原因并不是她一个人引起的,既然是主持人为何不能大度一点,用一颗包容的胸襟来接纳她呢?主持人只是主持一场节目而已,客观公正的说刘俐俐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那是她自己的事,主持人不喜欢听那种表达式也是私人的问题,可以私下去说,跟节目有什么必然联系?有必要在节目上公开说明吗?

 

作为节目的东道主,对于东道主来说,整个节目氛围的把控都是由他来掌握的,也就是主持人言论的客观性也会影响考官对于求职者的印象,而如果真正合格的主持人不应该带个人主观感情色彩去批判甚至是挑衅求职者,这既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又打击了别人的自信。这样的主持方式是不是有点欠妥?

 

海归求职者刘俐俐PK主持人到底是谁的错?
主持人的主观评价对于企业考官非常具有引导性

 

可想而知,接下来给企业考官直接的印象肯定是不好的,各企业考官也没有给他提出一些建议,说明主持人从矛盾的一开始就作出了一种不好的舆论引导,这种引导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企业考官也没有对她作出很好的理性的评价,刘俐俐这次的求职失败也是必然的。

 

这里面主要蕴含着主持人与刘俐俐沟通之间的误会,主要原因是由主持人适应不了刘俐俐的沟通方式引起的,他看不懂刘俐俐是什么样的人,他也读不懂刘俐俐的性格,张绍刚的主持风格不适合刘俐俐,也就是他们是两类不同沟通方式的人,完全是两个语言环境生存的人,刘俐俐的沟通和表达方式让张绍刚不能接受,所以有很多语言在表达上会理解有误差。

 

刘俐俐固然有她自己的个性,但她绝对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女孩子,如果说她参加这个节目也有错的话,那应该就是这个节目的错了,如果没有这个节目,会有刘俐俐来参加吗?如果没有张绍刚来主持,刘俐俐会有今天这样的尴尬遭遇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