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白蛇》和《画壁》的主创都很低调?

(2011-08-31 10:50:37)
标签:

娱乐

好莱坞

白蛇与许仙

《聊斋志异》

《白蛇传》

分类: 娱乐杂谈

为何《白蛇》和《画壁》的主创都很低调?

 

文:徐万福



为何《白蛇》和《画壁》的主创都很低调?
(图片源于网络)

 

 《白蛇传说》和《画避》同为古代魔幻巨制的爱情片,近日因档期问题凑巧同一天先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两部阵容不相上下的电影大片撞车不得不让人去比较,但《白蛇》和《画避》的主创都很低调,双方都委婉表达了各自电影的期待和看法,没有产生任何的火药味,外界期待的一场PK被化干戈为玉帛。

 

  新制的《白蛇》在故事情节上还是延续了以往的故事结构,讲述了白蛇与许仙这段有缘无份的人妖恋,在法海的棒打鸳鸯下,强行分离,由于他们对爱情的执着与真挚,法海终于被他们的爱情所感动成全了让他们。这样的圆满结局是我们大家都愿意看到的,不过在老版《白蛇传》里讲述更多的是白蛇与许仙的爱情纠葛,表达他们对爱情的的矢志不渝。在古代就有如此真挚和浪漫的爱情,不得不令我们羡慕,再加上剧中充满很多悬念,为整个故事增加了一份戏剧性,让我们充满了期待。所以对于电视剧版的《白蛇传》我们都喜欢看。

 

  而新制的电影版《白蛇》在讲述白蛇与许仙这段恋情的同时,更侧重的是白蛇与许仙这段的尴尬遭遇,把其中的一段白蛇斗法海的情节放大了,加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整个场面气势恢宏,波涛汹涌,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在白蛇和许仙的人物塑造更接近现代化的人物元素,渗入更多现代男女恋爱的浪漫情怀,颠覆了人们对古代爱情价值观的认识。另一个看点是法海再也不是千年不赦“捧打鸳鸯”的恶人,相反现代植入更多现代人所有的人性化的情理。虽然人妖禁恋,但在理性处理的同时多了一份感性。法海在里面充当的是更像一个有情有义的古代警察。

 

  同样另一部斥巨资打造的画避也充满许多悬念,他拓展了《聊斋志异》的勾画内容,聊斋在阐述爱情的同时也突出人神鬼狐的意境传说,到底是欲念重生这样的概念还是与生俱有的,在这部影片则似乎更注重对欲念的刻画。《画壁》在强调古代对于情感欲念的构思外,重点是强调“幻由心生”这个概念,表现的是人的情感。而这部影片重新对于《聊斋志异》的爱情勾画进行了解读,加上这部影片的部景是采用中国水墨画风格和好莱坞电脑特效,在没看《画避》之前,估计其中的风景就足以让人迷倒。

 

  对于这样两部精心打造的古代魔幻巨作,主创人员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现的比较低调和保守,相比其它导演有些不同,对于自己制作的电影常理上应该是去推广和宣传,但他们在发布上很谨慎,这有点不像以往主创方在对外发布新闻的风格。

 

  在这样的情况背景一下,我们可以反观其已经意识到电影业的发展光是只是靠宣传是不够的,一部电影的好坏最终的话语权还是在民众手里,投资的多少跟电影的好坏本身不一定成正比,宣传的效果跟票房也不一定成正比,任何一部好的电影一定都需要一个精彩的故事来勾画,没有故事本身就很难拍成一部电影,当然在电影的拍摄的制作方面也会影响电影票房的重要因素,而对民众而言除了关注一部电影的基本格局以外,关注更多的还是故事内容是否吸引人,所以宣传方在对外宣传的最后结果还是需要民众来买单,而买不买单自然要看这部电影有多大的可看性。

 

   在电影圈成立电影协会以来,目前这个行业试图在整顿规范市场的不良行为和民众普遍反应较高的炒作行为。之前类似《三枪》、《无极》和《花木兰》等一些低俗过度夸张的宣传方式让民众感觉审美疲劳,而上映之后影片的口碑大打折扣,并非理想中的优质雅片,只不过是部烂片却欺骗了观众的感情,由于之前一直存在这样的过度行为导致电影行业的混乱,民众的抱怨和意见也很大,随着这协会的成立,整个行业会在一个有序和规范的监督管理当中,而导演对于今天的低调也正是迫于这种电影管理的需要。

 

  另外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一般影片在宣传时都会谈到票房数字这个概念,对于媒体而言可能更关心该票房能达到多少,而宣传方都会豪不避讳的大谈该影片的上座率,当然希望说的越高越好,这样才能知道这部影片究竟有什么样的吸引力来吸引民众来观看,这也是宣传影片的一种炒作方式,也推动各大影院的票房。很显然对于如今的主创方并没有说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协会的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说明构成票房产生的不应把重点放在自身的宣传作用上,应该侧重于电影故事的编剧以及拍摄质量,后期的影视制作过程中,要想拥有一个好的票房,必须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才行,而不是单纯的自夸影片的叫座去催生一个冰冷的票房数字出来,也就是你的票房纪录应该是和民众的心理感受是相匹配的。另一方面如果影片的主创方单纯是夸下海口能达到多少数字。如果放映后无法兑现岂不是自己欺骗了自己,就算能达到理想中的数字,但民众感觉影片质量不是很好,有种被忽悠的感觉,烙下欺骗的帽子,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损失。

 

  主创方如今低调也只是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必竟影响的还是自己的名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