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比不上外国手机吗?

标签:
国产手机商人意识国内商人民族主义中国杂谈 |
分类: 社会现象 |
国产手机比不上外国手机吗?
文:徐万福
自从有了电话之后,人们在也不用像往日一样用写信的方式与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联系,只要按几个号码就能听到对方熟悉的声音,就如在身边说话一样,这一科技的应用,解决了人们在生活、工作、交往中的尴尬。
科技发展总是日益更新的,考虑到人的方便使用,手机的横空出世让新型式的通信方式浮出水面,这既是科技的一大进步,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现在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可悲哀的是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庆幸的是他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现在的手机功能很多元,很多人买手机都是出于它的功能齐全,关于它的品牌、性能、产品质量、价格定位等未必清楚,出于一种从众心理去购买自己的商品就像是在赶潮流,当然这表现的是青年一代的心理。对于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毕竟我也是其中之一员。
岂今为止我不知道自己换过多少手机了,前几天自己还从派出所找到自己丢失的手机,对于辛苦的民警也是感谢有余。不过现在的80后、90后买得快,换得也快,只是感觉手机落伍了就要淘汰,淘汰了就得换,再加上中国人在消费方面有一种喜欢攀比的心理,所以碍于所谓的“面子”,不得不选择“更新”是必要的,这种思想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了。当然,这也拉动了手机市场的内需,手机用户也在每年呈递增形势不断扩张,在用户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打压下,各企业在手机市场的份额占有率的竟争也非常激烈,在上世纪80、90年时,基本上是国外品牌机垄断了国内手机市场,像诺基亚就是最早打入中国市场的一款手机,随后,不断涌现出摩托罗拉、三星、西门子等,那时似乎看不到国产手机的身影,后来国内商人意识到手机的利润面很大,就必须要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于是之后的各种国产手机揭杆而起,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国产手机虽然并没有核心技术,但更考虑的是服务这一理念,在手机效能及实用性上做文章,现在都知道凡是国产手机,不管功能方面还是外形上,都不亚于国外的品牌机,更加的人性化了。它的客户群体针对的是年轻人一代。消费群体是有点钱但又有点小资的那种。
尽管国产手机也异军突起,但还是撼动不了国外品牌机的主导地位,像现在有钱、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基本上还是比较倾向于用国外品牌机。或许这代表的是一种生活层次的不同,可见,国外品牌手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声誉和信誉。这也使得国内一些商家不得不眼红。作为我们消费者来讲,是最大的受益者,竟争越激烈,就意味着生产出更好的,在价格上会随着市场价格的调节而降低,服务质量也会跟上去。
我想不管在全球哪个国家,中国的手机用户量永远是第一的,毕竟中国人口是位居世界第一的,这也是国外一些手机为什么要“侵入”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说到外国手机的“侵入”就像是把别人的物品放在自己的地方来卖,结果自己的东西没卖掉,反被别人的东西捞了一捅金,并且还占了很大的份量;就是自家的东西没人要,要别人的。起初很多人持这种观点的时候,似乎就把它泛民族主义了,把经济牵加到政治领域的谈判桌子上,这是没必要的,笔者觉得经济就是经济,我不主张经济要与民族主义挂上钩,故不敢苟同非要买国产就是爱国,卖外国的就是不爱国的说法;不能否认国产的也有非常不错的产品,但目前更需要的是一段时间去打磨才出得了成绩;只有看到好的才能激发企业追求更加好的斗志和潜力。国产手机,你们正在路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