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解散文中的插叙

(2007-05-10 06:54:47)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工作随笔
  插叙为叙述方法之一,指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有关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插叙具有灵活多样,表现力强的特点。它能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使文章结构如大海的波浪,起伏有致;如通幽的曲径,张弛相济,从而避免铺叙平直和单调。

  以下文为例:

  虽说家在海边,出门看海却并非一步之遥,又时令酷暑,天气邪热。当我搭车来到数十里外的海边时,已觉体困肌乏,疲惫不堪,只得在海堤上就地歇脚。

  这时,七八个渔家小孩劈面朝我走来。他们有的背着胀鼓鼓的包,有的拎着沉甸甸的筐,也不知里面装的是啥宝贝。待到小孩们突然停住,将携来的东西稀里哗啦地统统倒在地上,我才看清楚,那是一堆蛤蜊壳。

  黄海滩盛产蛤蜊,食用后的空壳随处可见。儿时,我曾捡来玩过。大的壳上磨洞,原状合扣,含在嘴里呜呜地当号吹;小的钻孔,用线串成贝壳项链,戴在脖子上。今天这群小孩捡来这么多,也不知玩啥新花样。

  我禁不住上前问一个戴红肚兜的小女孩:“你们这是干啥呀?”她眨着一双大眼睛反问:“你猜呢?”我揣摩了好一阵,为难的摇摇头,红肚兜得意地说:“贝雕呀!”

  早些年,我曾先后浏览过连云港贝雕工艺厂和北戴河贝雕市场,见识过各种各样的贝雕,还藏着几件珍品。

  “你们在海堤上搞贝雕,有啥意思呢?”“意思大着呢!我哥刚才说,我们的贝雕呀,要让赶海的人看了都来劲,航海的看了都自豪!”

  遥想当年,我像他们这么大时,第一次读到《虎皮斑贝》这篇小说,竟匆匆来到海边,寻觅那种珍贵的玩意儿。如今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强多了,说不定还真能玩出新花招来。

  两个钟头后,我看海回来,深褐色的堤坝上已用浅白色的蛤蜊壳勾勒出一幅亮晃晃的中国地图,中间还雕着“祖国好”三个大字,尽管地图有些歪斜,字迹也很稚嫩,但构思奇特,线条流畅。右下角那块分明是祖国宝岛台湾。

  我惊呆了。小孩子果然玩出了大名堂!……我忽然觉得那幅贝雕不仅镶嵌在海堤上,更是镌刻在孩子们的心坎里……

  这篇散文,作者成功地运用了三次插叙,都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第一次,在看清小孩倒出来的蛤蜊壳后,插入儿时的回忆,也捡来玩过。随之设下悬念,这群小孩要玩啥新花样?第二次插叙,当得知小孩要搞贝雕,旋即又想起早些年曾浏览过贝雕市场,还藏着几件珍品,但对小孩在海堤上搞贝雕大惑不解,悬念更玄了。第三次听了小孩的回答"意思大着呢",又插进当年像他们这么大时对贝壳的兴趣,转而对眼前小孩们的玩法有了新的看法。悬念未消释,却与前文照应上了。结果,这些小孩果然玩出了大名堂:雕有“祖国好”的中国地图镶嵌在海堤上。疑团彻底解开了。

  三次插叙的内容,与这群小孩的玩贝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出了小孩们的爱国心。在结构上,形成了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为使文章曲折多变,一再地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然后层层推进,直到此谜“水落石出”。读来使人不得不赞叹其衔接的紧密,构思的精巧,插叙恰到好处。

  对叙事散文中插叙及作用的理解,我们可以分两步走:

  一是辨别出插叙、了解其内容。二是联系上下文或全文理解插叙的作用。一般说插叙的作用不外乎补充、埋下伏笔、设置悬念、进行对比、照应前文等这几种,可以根据文中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