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

(2007-05-05 07:01:32)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工作随笔
     客观描写,是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对事物进行如实、客观的描述;主观感受则是指作者在描摹客观事物的同时生发出来的种种主观感触。散文如把客观描写同作者的主观感受熔于一炉,边描写边抒怀,能收到独特的艺术效果,使人产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冰心的《往事.七》,客观描写与主观心情融为一体,作者的情绪与景物的描摹紧密结合,艺术效果极佳。

    作者夜闻雨声,晨见浓阴的天色,担心着院子里的莲花,“心里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果然白莲已经谢了,但见红莲亭亭玉立在绿叶间,开满了,可心里“仍是不适意”,担忧红莲的安全;不久窗外雷声大作,下起倾盆大雨,那红莲被雨打得左右摇摆。白莲就是这样夭折的,红莲的命运会如何呢?作者心里很焦急,却“无法可想”;当读者也为红莲担忧时,奇迹发生了:“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而读者的心也放下了。这就是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结合的作用。读者的心始终被作者的情牵动着。她烦闷,你欲知其因;她不适意,你也不快活;她心绪好了,你跟着舒畅了。读者与作者似乎是同舟共济,读者始终受着作者的感染。

    周繁恺的《林中之冬》有段内容,完美地体现了客观描写与作者的主观感受相结合的艺术魅力。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有一天早晨,我看到了在我记忆中永远也不会淡去的一瞬。在已经解冻的岸边,一头肚子肥大浑圆的鹿站在冰排的边缘,将头扎在河中饮水。它或许太渴了,足有几分钟的时间没有抬头,等它喝饱了,脚下的冰层却突然断裂,悠忽之间便游离了岸边,朝着河心浮去。鹿不知所措地在冰排上转着、跳着,没多久即沉落到水中。我的心中一阵发紧,以为它的生命就此完结了。正叹息间,鹿却从水中探出头来,在冰排的隙缝间奋力地游动。它终于游至岸边,虽然勉强爬上了岸,两条前腿却跪着,怎么也站不起来。待我走过去,它的身下已压着一滩黑色的血,肥大的肚子也如掏空了一般,原来它是一头母鹿,它在不该产仔的季节里很壮烈地分娩了。

    这段内容描写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者被深深吸引,深深打动了。原因之一是受了作者的感染。作者的感情随鹿的命运不断变化着:好奇—紧张—怜悯—惊喜—激动—赞叹,同时把读者的情绪也完全调动起来了。因鹿忽遭不幸,提起了心,为它捏一把汗;看到鹿努力顽强搏斗,不禁为它加油;鹿脱离险境,便长长吁一口气;看到鹿的壮烈分娩,更是肃然起敬,深受感动。艺术效果如此强烈,不能不令人激奋不已、长久深思:这不正代表着一种精神?!描写已很壮美,加上作者的感受,壮美中更显得精彩之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