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札记 |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敬需要
社会需要(归属感)
安全需要(职业、治安、环境)
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人生的奋斗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需求的提出和满足一般是按照不同层次,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推进的。如上图所示。人生活在世上的第一需要是“生存需要”(或“生理需要”),即有吃、有穿、有房子住。。。。。。能够活下去;而后才会考虑“安全需要”,如职业安全(工作有保障)、治安安全(不被偷盗、抢劫。。。。。。)和环境安全(不受污染或天灾之害。。。。。。)等;再次是“社会需要”,即得到爱与被爱,感情有所归属等;再后是“尊敬需要”,即追求社会地位,满足自尊和受人尊敬;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需要”,指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史记》中《管仲列传》中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大概指相同的意思。这就说明在追求人生理想时,首先必须解决好自己的生存问题。需要指出,考虑这样一个十分简单而又重要的问题的出发点,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十分明白。
我们用下图直观地表示青年成材规划的一种典型过程。它把人生奋斗历程分为三个阶梯:生存、发展、自我实现。如果第一个阶梯没有踏上去,就谈不上踏上第二个、第三个阶梯。其实,大学生在学习阶段也要经过三个阶梯。第一个阶梯是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如果这一步有问题,就必须集中精力把它解决好,否则其他都只能是空想。
自我实现((实现自己的理想)
发展(按自己确定的方向去开展事业)
生存(打工挣钱、学习本事、积累经验)
这里还需要说明,处于学生阶段的年轻人,并不完全了解将来进入社会是怎么一回事。自己最终的人生理想,可能要工作若干年之后才能最后确定下来。正如马斯洛所说:“自我实现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它意味着一次次地作出种种选择,而且使每一次选择都成为成长性选择。这种成长性选择也就是走向自我实现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