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二龙山

标签:
青州二龙山 |
分类: 闲来杂游 |
6日,清明假期最后一天,送增涛和柠檬去青州高铁站。
送完站十一点,还有时间可以转转,就选择青州西南的二龙山和大龙山。
去过小李广花荣的清风寨,这次再到众豪杰啸聚的二龙山,也算是体验《水浒》英雄本色。虽是小说构造,但毕竟宋江起义三十六人有名有姓,而且青州也是其主要活动地,捕风捉影总不能说虚无缥缈。《水浒》描绘二龙山,诗曰:“二龙山势耸云烟,松桧森森翠接天。”又说“离不远却是青州地面,有座山唤做二龙山,山上有座寺,唤做宝珠寺。那座山生来却好裹着这座寺,只有一条路上的去”,鲁智深、杨志、武松等在此落草。
明嘉靖《青州府志》记载,“又城西二十里,为大龙山为小龙山,两山对峙,蜿蜒若龙“。万古长春洞前,清嘉庆二十四年“重修常春洞记“碑文,并无大小龙山之分,谓之龙山。
12点到温南峪村东,水泥环山路丁字路口停车,正巧一老人耕作回家,跟老人询问双眼洞位置。
顺水泥路向南,穿过山坳住家,小径还算清晰,东折向崖根就是双眼洞。双眼洞离地一人多高,可以攀爬上去。洞也就四五米深,不宽大能站人,洞口上下隔开,中间台上能坐人。
双眼洞下来,查看形势,决定试试朝东南去,直接爬上二龙山山脊。缺少树木抓持,爬上山脊有些吃力,特别是开始的半崖,向上陡坡就好多了。
大龙山和二龙山,主峰海拔都在540多米,站在二龙山主峰,四望开阔无碍。二龙山所在山脊东西延展,确有游龙之势。山顶之上就地简单午餐,午餐后继续东行。山脊上光秃秃的,靠北一侧连翘花开得还好。没有去黑石屋、黄石屋、鹁鸪洞,都在二龙山东峰向北山脊的东侧,下去再原路返回太费时间。
一路顺山脊而行,直到大龙山挂壁小道,挂壁小道长约七八十米,转角过去就是万古长春洞。东外两方碑刻,还有小牌坊构件,构件上刻楹联。洞口旁是清嘉庆二十四年“重修常春洞记“,远一点是半块残碑,纪年部分缺失。石砌拱形洞口,洞口上有“万古长春“匾额,匾额右侧“道光十一年岁次辛卯一阳月朔日吉“,左侧“主持道衲张明启处撰“。供奉老子像的洞厅阔大,天窗上部有几级凿刻的台阶,外面可以到达天窗处,估计以前是有建筑的。向里洞分两支,不过是十米八米长度。
象鼻石,就在万古长春洞后面,崖壁最东侧,东南侧看最像象鼻。象鼻石西面,可以攀爬到象鼻的空洞,拍照打卡经典。
断崖东侧,山后绕上大龙山顶峰,回望来处青山妩媚。顶峰上有石臼,算是古人活动的见证。
朝周家峪村方向,那道山脊看起来不错,加上连翘花开,更有一些俏丽多姿。前行断崖,看似无路,其实可以上下,但须谨慎。
5点30,过周家峪,到县道。县道跟北阳河道顺行,路两侧有很厚的黄土堆积。县道走一段,过黄家店后,拐弯处左切上山,5点50到温南峪停车处。
青州南上高速,一路疾驰,7点13到高桥,正好上晚自习。



































































































前一篇:五莲扎石沟穿越七米沟
后一篇:天桥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