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山、井塘村一日游

标签:
玲珑山郑道昭题刻井塘村 |
分类: 闲来杂游 |
决定周六去玲珑山,来个小穿越,玲珑山东南——玲珑山——白驹谷——棺材山——鸡冠子山——玲珑山东南。一补往日遗憾,拍拍郑道昭题刻,顺便去井塘村,看看是什么样子的。
玲珑山,旧名百峰山、北峰山,位于青州市区西南,海拔567米,北有井塘村,南有南镇头村。康熙初年震后,隐士吴恪发掘洞穴,愈发愈曲,通体玲珑,自此有玲珑之名。玲珑山之闻名,形胜是其一,山体多玲珑洞穴是其二,瑶池、山门、王母殿古建筑是其三,郑道昭题刻是其四。
郑道昭,字僖伯,自署中岳先生,北魏诗人、书法家。510年到515年,先后任光州(莱州)刺史、青州刺史。其间政务之外,游览山川,研读易老,修身习道,炼气化丹,留下许多题刻。这些题刻成为魏碑珍品,尤以《郑文公碑》为最。经后世学者研究,天柱山、大基山、云峰山、玲珑山的魏碑,并非全出自郑道昭,部分为其僚属书写。不管是谁写的,总归与郑道昭有关,而且出自同一时期,姑且称作郑道昭题刻是没什么问题的。玲珑山现存郑道昭题刻两处,康有为和赵之谦都曾到玲珑山赏鉴。
井塘村,位于玲珑山后,中国传统古村落,老村的一部分居民搬离,开发成为景区,门票40元。井塘村有衡王嫁女的故事,明朝衡王朱载圭三女儿,下嫁井塘村吴家子弟。衡王为女儿在井塘村修建了七十二间石屋,还修建了从井塘村到王府的道路。井塘村多的是石板路和石头房子,开发的以吴家、张家、孙家为代表,没开发的废弃院落还很多。《红高粱》等多部影视剧,都曾在井塘村取景。
6点出发,临朐南环吃早餐,8点到玲珑山东南山脚停车。玲珑山前有盘山水泥路,向前到南镇头村,向后到张家黄马村。山路非常狭窄,遇到对向车就麻烦了。先去通天洞,站在玲珑山下,就能看得到洞口。通天洞西壁有郑道昭《白云堂题刻》,“荥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然后去玲珑山顶,看其它洞窟和道观遗迹。山门西侧玲珑洞,有康熙五十年”山门碑记”碑,洞内相互勾连。观音洞最深最大,有两重门楼,南面通到山崖外。云龙洞最风雅,悬崖处开阔,可以品茶赏景。极顶王母殿东墙嵌有碑刻,碑刻有”时康熙十一年“字样,是时任青州府学教授魏世名“游北峰山记”碑,介绍了玲珑山名来由。据井塘村看庙的老人说,大殿是整修过,但墙体没有重建。
下玲珑山,转折去北麓山谷
,郑道昭所谓“白驹谷”。谷底《白驹谷题刻》,北刻“中岳先生荥阳郑道昭游槃之山谷也”,南刻”此白驹谷“。看完《白驹谷题刻》,原路返还一段,右转上山坡,没有找到正路,大方向朝棺材山顶。越过棺材山顶,自西侧转到南面悬崖,走挂壁小路回到东边。中途有洞,南北通透,凉风习习。再向东,山峰拔地而起,视觉上比玲珑山还高峻,叫做鸡冠子山。
1点40回到停车处,完成预想的小穿越,只走了四五公里。驱车去井塘村,山后的路特别长,驾驶难不倒老司机,但特别特别怕对面来车,好在一般没有开车走这条道的。2点20到井塘村标牌跟前,斜对面闲空停好车。沿标牌的巷子前行,遇到子孙槐下乘凉的村民,说这里就是当年衡王嫁女的三条街之一。村民平时进去不收费,节假日收20。前行经过景区出口,到景区检票口,好多人在桥上桥下玩,水肯定是人工抽送的。景区门票40元,网上订稍微便宜点儿。检票口对面上去,顺公路南行,路边有丝网。找破绽穿丝网下沟,沟另一边过墙进入老村,几处破落院出去,是孙家大院。大院内喝茶,山楂茶蜂蜜槐米茶2元一杯。村子没什么可圈点的,就是石头的街道房屋。转来转去,石碾,新建炮楼,张家老宅,吴家老宅,检票口内,再从出口出去。出口值班的保安还在,说6点才可以下班。4点30自井塘村返回,一路顺畅6点30到家。
通天洞下面,沿小道东行约四五十米,还有一处题刻在向西倾斜的岩面,“此郑公主也,六仙玄寺青州,荥阳郑道昭为政也以道德”。可惜去的时候把这茬给忘了,没有过去查看,算是再游玲珑山的小遗憾。







































王母殿和东墙上的康熙年间青州府学教授魏世名“游北峰山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