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华庄村香炉子顶五圣堂 |
分类: 闲来杂游 |
它就在那里,如果我不来,就见不到它。
天气预报寒潮黄色预警,后面几天阴且有雨雪,趁今天天气尚好出去爬爬山,看看未知的风景,没想到在山梁上见到了它。一座简陋的小庙,斑驳的石板,显示着它的年月。几百年来,它就在那儿,守护着两村的平安。它比我苍老得多得多,也比我有故事,只是我知道我,却不知道它。
上华庄村和王家庄子村之间,有一道山脊,山脊一边是沂水,一边是沂源。从上华庄村南出发,向东南登上山脊,知道沿山脊向东可达记慧顶,再向东可达杨家顶或透明崮;我们向西,目的地是香炉子顶。这道山脊起伏不大,左右两侧也不是刀削斧劈,但有几个崮状山头在上,也还不至于单调。
老远就看到香炉子顶下的小庙,起初还以为是山神庙,仔细辨别石碑才知道是五圣堂。一般来说,各地供奉的五圣各不相同,这里的或是山神、土地、牛神、马神之类吧。小庙庙顶盖雕刻,四壁石板,门口左右有镂空石窗。庙前石台阶,台阶上有旗杆窝,旁边立着一块石碑。石碑字迹漫漶不清。碑额题写“五圣碑记”,碑文末尾有“乾隆三十六年十月初五”字样,其它内容无法辨认。此处北有上华庄,南有王家庄子,五圣堂就在两村之间的山脊上,也是两村来往的路边,或许是当时两村共同筹建,以求平安吉祥。石碑至今已过二百五十多年,它在这山脊上不知目睹多少路人,又不知多少路人对它虔诚跪拜。
离开五圣堂,爬上香炉子顶,到处衰草枯黄,朝向王家庄子方向有两个崮状山头。若在王家庄子方向看,这两个崮状山头,和后面圆圆的顶,应该像一盏香炉吧。起初不明白,这个山顶为什么叫做香炉子顶,现在想来或许是此象形了。
香炉子顶西望,山脊继续向前延伸,我们朝东北下山,回到上华庄村南。中午十一点出发,下午二点返回,估计徒步五六公里。
上华石屋村南起步
沟内冲刷沉积
中间小道上山,穿过柏树林
看见另一侧沟底的王家庄子,和沟南的桃花崮
山脊向西,有变化
回望
继续向前,下去再上去,就是香炉子顶
小庙在前面不远,山脊凿开通路
“五圣碑记”石碑
上华庄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