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八十崮 |
分类: 群崮掠影 |
八十崮,位于沂源县中庄镇,因南坡有崩塌巨石八块而得名,后演化为八十崮。崮海拔630米,大致东西走向,周多峭壁,山顶起伏岑峨,有好几个头。极顶称好汉顶,好汉指清末附近韩庄村孙廷英,当年曾率众在八十崮建寨避匪患。好汉顶不大,也无峭壁,有几处坍塌的建筑。站在崮上,可见朝北伸出的三道山脊,自左而右称作露缝崖、鸡冠岭、庵子山,露缝崖有缝隙,鸡冠岭尽头像鸡冠,庵子山崖下有尼姑庵遗址。八十崮,就是一座山,山顶少树木,断崖附近林木莽莽,山脚遍植苹果。
虽说只是一个崮,但早已习惯做攻略,还是提前了解了八十崮。查看卫星地图,搜索网络文章,地形地貌、传说掌故、周边村落山峦,设计了大致攀登线路。列里村开始,经露缝崖,到好汉顶,从鸡冠岭下,再上庵子山,庵子山山脊到张庄结束。
车停列里村水库边,沿苹果园盘山路直奔露缝崖。正是苹果套袋的时候,热心的村民给指点路径,说果园往上长时间没人走,不一定能找到路。果园尽处离露缝崖不远,瞅准露缝位置,披荆斩棘艰难转折,到露缝旁边小岩厦。露缝崖的露缝被垒砌了大半,高高在上攀爬艰难。沿崖根向南好似有路,穿行一段后无法继续,只好返回原处。
硬生生从垒砌处爬上露缝,发现露缝崖东面崖根有路一直向南,看样子也是久无行人了。路在丛林中,时遮时现,最南端重现天日,终于登上山脊。山脊北行去露缝崖上,左右凌空御风,至露缝处,断石危立令人胆寒。山脊有几丛黄栌,枝叶葳蕤,秋天时节应当俊美。
原路返回,沿山脊东行,到达好汉顶。在好汉顶,四周环视,八十崮形势尽在眼底。踏着倒塌建筑的碎石,未作停留,向东下到山坳,去好汉顶北侧的鸡冠岭。鸡冠岭上一直有于姓居住,现在只剩一户人家坚守,远远就听到狗叫。去了颓圮的老院子,沧桑得叫人想起遥远的岁月,还有虚无缥缈的孤独。鸡冠岭尽头那孤零零的山石,确实像鸡冠,怪不得称鸡冠岭。鸡冠岭上光秃秃的,密林荆棘遍布没有刮破衣服,没想到一抬脚裤子就刮了个大口子。好汉顶上已经零星小雨,这会儿路面打湿了,树叶草丛缀满雨水,媳妇不小心没收住脚,惊叫着赶快拉住她,好在不是陡峭处。
庵子山的庵子遗址,就在山脊悬崖下,现在是苹果园。承包果园的于恩驰算是子承父业,栽种了苹果、樱桃、猕猴桃什么的,还搞采摘和网上销售。他兴致勃勃地跟我们介绍庵子,认为庵子当年曾是附近最大最有影响的寺庙,可惜史籍并无记载。上世纪六十年代,这儿曾经建立八十崮农业中学,于恩驰的父亲就在这儿上过学。庵子遗址遗存不多,在老于的引领下,我们看到了一块康熙十一年的住持常慧墓碑,还有一块光绪年间的功德碑。崖壁上的摩崖石刻,能看到“真如佛经”的题额,小字部分很难辨认,起首两字是“至正”,至于是年号还是其它,因下面的字看不清,不好推断。樱桃成熟了,我们采摘了一些,下到张庄已经2点多了。
总的来说,八十崮比较大,可圈可点的就是露缝崖、鸡冠岭、于姓山顶人家、庵子摩崖石刻。要是喜欢,在樱桃或苹果成熟时来体验采摘的乐趣,也是可以。南面没有去,不知情形如何,该去数数坡上落石的,看看够不够八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