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汞丹山 |
分类: 闲来杂游 |
汞丹山也算是地方名山了。
山虽不高,海拔415米,但地处沂沭断裂带内,为两地堑中间的地垒,北接峨山,南北成列,左沟右壑,前临平川,就有了异峰突起之势。
据碑文记载,此山“或以仙人居此练汞为丹而命名”,东侧山坳自古即有庙堂,先后建有天祖宫、玉皇阁、菩萨殿。炼丹是道家主要道术之一,炼丹的地方得具备有利条件,被仙人看中的汞丹山,必定有不凡之处了。
汞丹山庙堂,地上建筑早已拆毁,只有基础还在,现存的是五十年代新建的房子。两棵粗大的银杏树,和六七棵虬龙般的古柏,都昭示着悠久的岁月。大清道光二十五年《万古流芳》、大清光绪六年《重修菩萨殿》、大清宣统二年《重修庙碑》的碑文,透露着些许陈年往事。
1953年,汞丹山成立国营林场,厂部建在庙堂旧址上。那个年月人能与国营沾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国营林场驻地,自然不可以太过荒芜,植树造林职责所在。汞丹山满山林木葱葱,种类主要有橡树、柏树、赤松、槐树、栗树等,在山上转悠转悠,多数时候是在树荫之下。
受地质作用影响,汞丹山形成了丰富的铁矿资源,兴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就在山西边。小小的汞丹山,从此赋予了新的使命,开始为地方和个人不断创造财富,它第一次不以山的意识形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再说起汞丹山,它的铁矿资源,总会教人刮目相看。
经过多年的开采,汞丹山的地质地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山体西侧,露天开采,岩层裸露,采坑坍塌。碰到一个看守机械的公司女员工,说我们看到的只是外面,其实整个山体和周围也掏空了,地下的矿洞都是可以开车的。
如今的汞丹山,到处竖着采空危险的标志,还有拉起的警示线,足以说明脚下埋藏着的不安全因素。登山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山脊看到几处大的裂缝,碰到的那个员工告诉我们,多雨的天气最好不要来。这样看来,出于安全考虑,满山转是要不得的。
与汞丹山相隔不远,常常可以与它相望。多年前到同事家,曾结伴同游,从西侧登上山顶,一行人欢欣雀跃。时隔多年,再次登临,又是不同心境。人不可能与山同寿,但眼下这山又有不同,倘一路开挖下去,也许用不了多久,汞丹山就会消亡了。到那时,有人会指着一片狼藉说,这儿曾经有一座汞丹山,当时挺有名的!
从林场进山,听到狗吠有人出来,叮嘱不要带火种,蛮通情达理的。直接去庙堂遗址,然后沿路上到山脊,再从另一条路返回。树木上蔽,山风习习,加之阳光被浮云所遮,丝毫不觉得闷热。驱车走矿山路,绕到山西侧,有指示牌写着“矿山公园”。现在已经停止开采,经过合理治理后,在旧矿坑、矿洞基础上,进行公益旅游开发,倒不失为利民的好举措。
如此,汞丹山可得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