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平山揽胜

(2017-07-31 08:46:53)
标签:

太平山

齐长城

青石胡同

分类: 闲来杂游

    太平山隔S327G25与沂山相望,是沂水、临朐、安丘三地的界山,海拔523米,山体为玄武岩,东西横亘10多公里,西部开阔平坦,东部狭长,齐长城复线穿山而过。太平山曾有“壶山”“巨平山”“浯山”“大弁山”等众多称谓,这些都是散见于典籍记载的,或许是同山而异名,又或许是某些典籍记录有误,搞得人一头雾水。现在是叫太平山了,询问当地老者,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太平山单指西部开阔平坦的地域,向东狭长地域则依次称作闭门山、石虎山、南北山。太平山建有中广核的风力发电厂,自西向东有水泥路或简易砂石路相通,可以全程开车游览。

    7月29日,天气阴,但能见度尚可,是个不错的好天气。此去太平山,打算先去山西端的临朐大官庄村,看看大官庄村附近的齐长城,看看这个海拔较高的小山村,再去山前的石栏村看看双龙碑,之后从红石峪村登太平山顶,游览太平寨,寻找三界碑,沿山顶公路到太平山最东端的青石胡同看个究竟,最后去安丘鲁家哨村看玄武岩柱状节理。可是因临时起意,出发的比较晚了,加上到青石胡同路远难行,鲁家哨没去成,多少有些小遗憾。没有了阳光的暴晒,凉风习习,景色美美,真是一次惬意的旅程。

太平山-火山地貌

   太平山是古代火山活动遗存下来的玄武岩台地,台地周围有陡峭的玄武岩崖壁,因为修筑道路和开挖风机基座,许多裸露的断面能清晰看到。山后的鲁家哨村,有典型的玄武岩柱状节理。山前的孙家土峪村,也有不很典型的玄武岩柱状节理。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田园风光

   太平山山顶开阔平坦,兼有农田、草地、沼泽、森林,附近村民在此耕种劳作,放牧牛羊,一派浓郁的田园风光。最西侧是农田,夏季庄稼青葱,玉米、谷子、花生一望无际;东侧是原始的草地、沼泽、森林,你可以草地上躺着,也可以去沼泽地里找找难以下脚的感觉。太平山周边的山坡上梯田纵横,如果天气晴好,放眼望去,很是壮观。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三界碑

   太平山是沂水、临朐、安丘三地的界山,我们问了三五个人都弄不清三界碑的准确位置,最后好不容易问到一个知情人。三界碑在515253号风机正南方,草地边缘的农田里,东面的山沟里就是沂水的大旺村,太平山那么大,自己找很难找得到。这是一屁股可以坐着三个县的地方,不过玉米地肯定是沂水人种的。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太平寨

   太平山向北伸出一角,这一角呈三角形,周边陡峭,南有蜂腰与太平山一线相连,角上有一座太平寨。太平寨四周围墙全用玄武岩石块砌成,最宽处有2米,最高处有6米,周长1400米,整个山寨面积约46000平方米,中间有一座新建的庙。山寨现存南门和北门,南门为方形石堡,周围垒有墙体,靠南太平山蜂腰方向有上下两层防御系统,估计是山寨中心。围墙的东面、西面各有凸出的方形敌台,敌台的三面都有射击孔,用于抵挡来犯之敌。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农历二月二十三,捻军自潍县进入安丘,为防捻军侵扰,杜家庄、大陡山、小陡山、刘家峪、簸箕掌、鲁家哨、于家沟、西庙八个村庄联合修筑了太平寨。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大官庄村

   太平山西侧的大官庄村,属于临朐县,齐长城自村后而过,可惜遗迹已开辟为道路,仅村东上山路上可见一点残存断面。大官庄村为树木所掩,从太平山上向下瞭望几乎不可见,村中石墙大多是黑灰的玄武岩石块,白灰嵌缝,颇为古朴。游走在院落与小巷,像是穿越千年,回到过去。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石栏村

   太平山前的石栏村,属于沂水县,因有双龙碑而闻名。双龙碑立于崇祯十年(1637年)九月二十九日,两块碑形制相同,碑文各异,是崇祯皇帝褒奖张守佐夫妇和他的父母张存信夫妇的,张守佐曾任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有趣的是,同今天官府发公文称多少号文一样,这两块碑还刻上了皇帝命令的编号,分别是136和137号。明、清皇帝对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子孙赠予爵位名号时,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以上授诰命,称诰封;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封。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是六品以下,所以两块碑上部都刻有敕命,一为楷书,一为篆书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国家创制显实追崇之典,与式序并行,所有教孝而劝忠也。张存信乃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守佐之父,诚笃性资,汪洆襟度,黜浮崇雅,力挽习俗之。趋身隐行,而恬养丘园之乐,乡闾垂范,委巷称仁。即尔子莲幕成劳,见当年义方夙教。是用赠尔为徵仕馆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永贲泉壤之光,式焕纶綍之色。敕曰:从来用世之贤,育宝有自明乎?母仪之重,国家胥赖矣。尔黄氏乃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张守佐之母,含章琼璞,表度山河,用身仪克,谨于视星,妇道聿守乎!爱日辟纑守俭,教仕忝戎。是用封尔为太孺人,赐以从子之荣,以为太母者劝。敕令,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九日,之宝,一百三十七号。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求治甚殷,勤劳着绩者,必显褒之。况畿辅之地,羽林实称重任,所望赞襄之力尤多也。尔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张守佐,家绍诗书,世传清白,莲池振秀,清风兼有。长才戎幕,筹宏略,骋其长驾。致精诚于雉堞,录勋绩于简书。恪守三年,贤腾众口。用授尔征仕郎,锡之敕命,益懋乃绩,以需效用,钦哉!敕曰:妇从夫贵,岂不以内德之于官方有赞襄之力欤?贤有可风,褒宜及矣。尔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张守佐妻李氏,徳则徽呈,性惟淑慎。调甘涤苦,事姑以诚,解赠儆兴,相夫以道,即兹仪范之端,式显臣贞之励。是用封尔为孺人,承华象服,益警鸡鸣。敕命,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九日之宝,一百三十六号。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青石胡同

   太平山向东延伸的末端有一道南北向山脊,这道山脊海拔477米,与东侧海拔413的磨山中间有一条长五六里的沟,这就是青石胡同了。青石胡同既不是一座山,也不是一个村,更不是一条青石的胡同,它就是一条山沟。这条山沟曾是一条古道,取道青石胡同,进入山南北更为便捷,想当年也曾车水马龙。因为山高谷深沟长,人们来来往往像是走在长长的胡同,而且路边河道两侧冲刷出青白色花岗片麻岩,所以称青石胡同。青石胡同是齐长城复线上的一个南北通道,这段复线起点为桲根腿(沂泉)南山,经书案山、大关水库西岸草山亭村、大官庄村、太平山、石门顶、石虎山、南北山山顶、青石胡同、磨山、五龙山、大车山、紫草山、石山子南岭、马时沟村北山、峰山、望君顶、城顶山、邰家崖东山顶、钟楼顶、摘药山、李家顶、虎崖、卧牛城、光光山,终点为三楞山,全长63890米。

远处模糊的是磨山,中间就是青石胡同

太平山揽胜

齐长城越过青石胡同爬上磨山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青石胡同安丘与沂水界碑向东过青石胡同就是安丘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在青石胡同,向北进入山后齐国

太平山揽胜 

向南进入平原 ,到达莒鲁

太平山揽胜

青石胡同花岗岩裸露的小河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齐长城复线从对面太平山而来穿过青石胡同

太平山揽胜

青石胡同北端山岗,有安丘树立的风景区指示牌和简易的沙土路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午餐

     没来得及准备午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馒头火腿肠咸鸡蛋外加一点点零食在红石峪村北路边的一条山沟吃饭今年夏天雨水好随便一条小溪都是鲜活的洗洗手洗把脸舒服得很树林阴翳流水淙淙蝉鸣声声这样的奔劳后吃什么都香。生活总是这样,太过繁琐了,就要归于简单;太过奢华了,就要归于朴素。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太平山揽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承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