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山崮,在平邑县流峪镇驻地东,海拔690米左右,且高且大且长。崮南端西侧有洞,曾为当地马姓所有,称马家洞;崮南端崮上有窟窿,深可透到崮下,风从窟窿中吹出,扔树叶则飘摇而上不坠,叫风窟窿;崮中间向东逸出山脊,尽头有庙,庙前立有两块石碑,记载光绪年间重修少山崮庙;崮北端,谭家峪村民称南山,有洞望之如门,称鬼门洞;崮东北端有洞,曾为当地林姓所有,称林家洞。从少山崮石碑的记载来看,感觉过去鬼门洞所在的东西向的崮,应当称作不老崮,而南面的部分应当称作少山崮。
我们一行六人,约定10月3日早行,车停上水寨,从南端马家洞开始,经风窟窿、少山崮庙、鬼门洞,直到崮东北端林家洞,最后从卜老庄附近下崮。没想到早上大雾,高速关闭,直到十点左右才开。到达上水寨已经是十二点,估计只能到鬼门洞,林家洞是不能去的了。
到马家洞的路不明显,询问村民也没能弄清楚,到了沟底不知该走哪里了?我向东直奔马家洞的悬崖下,没有路,只好钻树丛,上陡坡,好不容易到了崮根。回头望,才看清楚可以从北面那个树少的山脊更容易上。他们几个人则转向了南面的山脊,绕了一个圈才到。
马家洞算是比较宽大,狭窄的洞口需要弯腰低头才能钻进去,进去之后豁然开朗。洞厅沿崖壁南北向,有二三十米的样子,北端有洞口朝外,南端也有洞口朝外,山脊上放羊的老汉说这是一门两窗,倒也贴切。他们几个从南面崮根过来,先看了马家洞南边的一个小洞,里面光线昏暗,说是黑洞,洞不深,算是一大窟窿吧,我们六人待着也还可以。
风窟窿在南端崮顶,靠近东侧崖壁,站在旁边让人胆战心惊。放羊的老汉亲自从下面过来,把我们带到旁边,还给我们讲他过去和同伴晚上在这里点火逮老聒的经历。风窟窿很深,靠近了能看到底下透光的缝隙,风从洞里往外吹,扔几片树叶都飘到旁边了。向东到悬崖边,感觉很深很深,比西侧要高峻得多。可惜今天雾蒙蒙的,远处的山都看不见,即使少山崮的崖壁,远一点儿,也不是很分明。
少山崮的庙不大,有才塑的神像,烟火味十足,庙前崖壁有新砌台阶,庙后缓坡有新修水泥路。看来香火很旺,前来顶礼膜拜的人不少。庙旁有一深陷大坑,为灌木丛所覆盖,看不清里面。庙里的两块石碑,为光绪年间所立,其中一块碑上有“费邑西七十里多佳山其巍然高且大者不老崮崮之南有长山---少山”等字样。这块石碑将少山的位置介绍得很清楚,可惜我在网上搜索没能确定不老崮的位置。庙南侧悬崖边有兀立的石峰,颇有些张家界乾坤柱的味道,在此回望少山崮南端,更觉高耸魏然。
鬼门洞所在山头西侧崖壁很高,东边是缓坡,坡上是苍翠的松柏,很像一条大鲸鱼的头。洞口高大开阔,让人惊叹,里面不远即低矮狭窄。洞内地面像是被人翻过,不知在寻找什么。再次进入洞内,尽头那棵树还在,不过腐烂变黑了,地面上因为刚下过雨有些泥泞,就没有再往里走。
林家洞据说在崮的东北端,比马家洞和鬼门洞都要小,深有十几米,高和宽都不过四五米,传说巨匪刘桂堂曾在这里隐藏过。从鬼门洞到林家洞,还要翻越老长一段山脊,因为时间关系,只能作罢。从鬼门洞出来,已经不见了太阳,赶紧下山。
好在能赶在天完全黑之前下得山来,到了谭家庄水库南边的小自然村。找了一个人骑电动三轮车送到上水寨,一开始说不要钱,硬塞给他十元钱,感觉那人挺仗义的。后来听说那人一直嘟噜说太远了,给他加十元又收了。看来即使是淳朴的山民,也还是贪恋钱财的,不足五里的地儿收了20元,我们也不必觉得歉意了。走高速到沂南出口的时候,老久用手机百度导航发现前面路段是红色的,好像是出事故了。我们当机立断从出口下,走沂南,到家时快十点了。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我看山东交通出行网,这里还是封闭的。
在上水寨村,问过路后向马家洞出发

马家洞







黑洞



沿崮根到崮顶



风窟窿






山脊






回望这一段两边是峭壁的山脊



少山崮庙和庙南崖壁石柱






从少山崮庙返回,继续沿山脊走





鬼门洞




下山到路边,天已经黑了,等车

卫星地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