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悲凉的石头
悲凉的石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329
  • 关注人气: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2016-04-04 06:27:25)
标签:

齐长城

雁门寨

油篓寨

连翘

分类: 连翘花黄

 

 

齐长城主线自岳阳山东行南折过淄河入三台山(614.6米),经李屋岭、鹿角寨(843米)、黑虎寨(859.2米)、油篓寨(854.7米)、蟠龙山(865米)、雁门寨(937米),然后自雁门寨东行南折入太平山。

这一道山脊是淄博市淄川区和博山区的地理分界线,西南侧为博山地区的源泉、池上,东北侧为淄川区的淄河、峨庄。高峻的峰峦、陡峭的崖壁与蜿蜒曲折的山势,相得益彰,美不胜收。如此理想户外活动之地,自然让众多驴友“趋之若鹜”。

或有强驴可一气呵成此路线,若此,诸多美景收心胸于旦夕,亦是快事一件。但我等不是强驴,甚至连驴也算不上,每次外出爬山,都是一路恋爱美景左顾右盼,走不了多远。所以总得有所取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线,尽可能由着欣赏的兴致和体力所能及。

此次只登雁门寨和油篓寨,且没有绕蟠龙山,而是东上雁门寨,西上油篓寨,车停在博山区池上镇泉子村。这也是自己开车户外活动的不足之处,完成预定路线后,还要返回停车点。不过这样也有这样的好处,那就是不受时间和线路的约束,大可以选择你想要的。跟随户外,肯定得有团队意识,不能添乱。

雁门寨和油篓寨上的围墙与山门,也是历朝历代兵匪之患的遗存。现于文管所的雁门寨石碑,1866年(清同治五年)七月立,记载了清咸丰、同治年间,当地乡民避兵(刘德培义军、捻军)山寨的原因、时间。194210月,16名八路军战士曾利用雁门寨的有利地形,与顽新四师师长吴化文的3个营的兵力进行过激战。油篓寨西南侧山凹处一处山神庙遗址,有块残缺的石碑,字迹漫漶不清,弄不清是什么时候立的,上面也提到“匪”“悍寇”。

雁门寨,明朝隆庆六年碑称之为“掩门寨”,东西两峰,东峰海拔937米,西峰稍低,东西两峰之间有相距百米的凹口,谓之“雁门”。雁门寨向北、向东、向西延伸出三道山脊,西峰西侧山脊称作“仙人桥”,南北两侧都是绝壁,脊上高低起伏、差错落的石块需小心翼翼通过;东峰直立高耸,登顶小路几乎直上直下,左右两侧深不见底,让人如临深渊,战战兢兢。雁门寨西峰顶有一圆形碉楼,西峰下南侧沿崖根有一溜石屋。

油篓寨,山形似油篓,古名玉楼山,因呈三层楼状分布而得名,海拔854.7米。其篓身东、南、西三面都是高高的悬崖,唯北面与山脊相接;篓嘴四面陡峭,只有东北角有陡峭小路可以上顶,顶上平坦,东高西低,岩石裸露。寨北面,篓身部分平缓,建有长长的围墙,横贯东西,直连到两边峭壁。东西各建有山门,东侧山门无存,西侧山门门洞与两侧石墙相连,颇具古意。

42,两个小时车程,我们8点半左右到达泉子村,先登雁门寨,再登油篓寨,5点返回到泉子村。回来走得快一点了,6点半到家,不是很累,也不是很轻松。除了欣赏雁门寨、油篓寨的悬崖峭壁之美,还能看满山黄得耀眼的连翘,还能在泉子村、雁门村的石屋寻些沧桑,真是不错。

雁门寨与油篓寨也属岱崮地貌,雁门寨半山腰可见竹叶状石灰岩,油篓寨半山腰石灰岩上有三叶虫遗迹,油篓寨顶为含燧石灰岩。尤其是油篓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典型的崮,比之岱崮油篓崮,油篓寨更加形象、阔大、高耸。

 

起点-泉子村,这样的景致,总让人想起关于时光的事儿。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泉子村南侧正铺设水泥路,是烟草公司扶持项目。本来要沿泉子村村内东西大胡同,遇到井右转,向南到山脊前登山。可是我们右转后,直接向东沿山脊后的山沟上到北面山脊了。在山脊上遇到正在栽种桔梗的一对中年夫妇,问明路径,和从南面山脊在前面可以汇合,也算没有走多少冤枉路。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回望油篓崮,这会儿雾霾阻隔,模糊不清,但油篓的形态却明显。杏花正盛开,杏花的粉白,没有桃花的粉红有情调。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刚刚要顺山脊而上,天气却突然起了变化,北风呼啸,寒冷刺骨,雾霾把稍远一点的景物全遮住了。考虑到风大,寒冷,危险,看不清,已经不适合爬山,就沿小路到山脊北面沟里的雁门村,准备看看雁门村后回家。雁门村和泉子村一样都是很有特色的石板房,依山而建,简单而又古朴。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知道雁门寨北面悬崖下有洞,打算不登山只去洞里瞧瞧。向上面这所老房子里的老大娘问路,只说沿路向东即可到雁门寨的洞,走出村子后在一处背风处吃早饭,也不知那洞具体在什么地方。没想到吃完饭,竟然云开雾散,雁门寨就在眼前,回望油篓寨也能看得见了。天公作美,今天可以按计划登山。向沟内正在刨药材的一位老人问洞的方位,想不到的是,我们只要右转几十步就可以到达洞口,却擦肩而过,直接向上攀登了。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过了仙人桥,用望远镜才确定洞的方位,刚刚我们离洞可是近在咫尺啊!图片左下角那黑点就是洞,我们就从洞的左边几十步的距离直接向上了。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茅草丛枯黄的颜色和闺女的青春活力形成多么鲜明的画面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雁门寨双峰就在跟前,连翘花开得美。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北峰,中间小道,直上直下,左右深不见底,不敢丝毫懈怠。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北去山脊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东去山脊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西峰峰顶碉楼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西去山脊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西峰西侧仙人桥,有点危险,但不像驴友传说的那么难。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仙人桥下南侧的石屋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这样看雁门寨,觉得一点都不险要,其实不是。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继续西行,西端一处堡垒遗迹。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下来雁门寨,遇到正在攀登的一队户外驴友,德州的。人家有领队,有摄影,有专车,羡慕。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远望油篓寨,左侧高处是黑虎寨,这会儿清晰多了,感觉爬山远望最过瘾。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下山路山,临近泉子村,一处颇具匠心的石屋吸引了我们,当年的居住者定是苦心经营。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准备登油篓寨啦!石臼村旁的路上,停着有几辆大巴,很多中老年人,没见他们爬山,却看他们都去了农家大院吃饭。听放羊的老人说,那农家院一次能招待五六百人呢。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从石臼村西到油篓崮西南角岩壁根,从南侧穿插到西侧。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油篓崮南侧山脊,连翘盛开,花与崖壁相映成趣。走到这儿,已经疲惫得很,闺女,可以啊!赞一个!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我们在油篓寨南山凹处山神庙遗址,歇息,吃饭。一块残碑上有“近吾村而巍然翼然秀出于北天者玉楼山也”“神庙前古道为南北往来所必经”“丁卯岁重九前三日南匪突至避难者仓猝进山”“而悍寇蜂拥蚁聚于山下”“祷神以祈安全”“匪果于”“今幸安矣”“亦平而易之落成嘱余缀文书石待后人之嗣修”“庇荫也是为记”等字样,我们得以了解一些陈年旧事,也为作者的斐然文采心生感佩。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在油篓寨南侧山脊看油篓寨全貌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油篓寨西面别具姿态的崖壁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油篓寨北侧西山门、石墙,那条小路估计能下到西股村。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油篓寨北侧石墙、东山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油篓寨篓嘴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远眺雁门寨、黑虎寨、鹿角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下山小路,我们张望,确定从站立处南下油篓寨东山腰,从这儿离石臼村近,不过路险些,难走些。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转到这处,下山,鸣锣收金。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淄博雁门寨-油篓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