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庵上石坊

分类: 闲来杂游 |
周六从高密返回家中,决定绕道安丘庵上村,一睹庵上石坊真容。石坊就矗立在路边不远,周围的院墙已拆除,暂时用绿色铁丝网围挡着,旁边的建设告示牌说要恢复马家大院。其实,石坊也没什么好看的,你要不是古建筑的研究者,只要转转看看感受一下就可以了。有这样的精美石坊,总要看一下才过得去,但看了其实也真没什么。
庵上石坊,建于1829年(清道光九年),是庵上村马若拙为其嫂王氏所建的节孝坊。1992年,由山东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民间有“天下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之说,兖州石坊在文革期间被毁,它该是天下第一了。有专家说,庵上石坊是中国现存1400多座石坊中最为精湛、工巧的一座。
据《马氏家谱》记载:马若拙(1788-1849),字子朴,号慧斋,太学生,例授修职郎,候补县丞,是当地的大富户;其兄马若愚(1784-1804),字智斋,例赠登仕郎,候选州吏目。马若愚娶诸城王翰林之女为妻,王氏到马家时,丈夫已卧病在床,不能行夫妇之礼。后马若愚染病身亡,王氏秉承家教,矢志守节,躬奉双亲,邻里称她“奉亲守志,节孝两全”。其父王翰林将其事迹奏表朝廷,请下圣旨,并撮合马家,由马若愚胞弟马若拙主持为其嫂立此节孝坊。
石坊相传由江苏扬州雕刻艺人李克勤、李克俭兄弟二人率徒弟8名,历时13年雕筑而成。石坊为顶、身、座三部分,高12米,宽9.35米,用多块石灰岩垒加而成,接缝严密,浑然一体,宏伟壮观。正面刻“圣旨”二字,中部横批刻“节动天褒”四字,两侧刻“旌表愚童马若愚妻王氏节孝坊”字样,横批下两侧刻有“大清道光己丑岁建”八字,背面横批为“贞顺流芳”,其它刻字与正面相同。石坊在不同部位雕刻有不同画面,雕刻内容丰富,人物、动物、植物、器物、山河等无所不有。
石坊的确值得一看,可是单单一座石坊,显得孤单落寞。如果当时石坊周围哪些老房子没有消失,古色古香的宅院、街道衬托着石坊,应当是一处值得一看的风景。现在孤零零一座石坊,感觉少了许多韵味。不过这样也好,不用收票,不知马家大院造好后是不是要收。现在凡是可以入得眼的,都被人圈起来要钱了。
卫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