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山西侧大蚕厂到黄土地穿越山脊

标签:
沂山歪头崮狮子崮团崖 |
分类: 闲来杂游 |
此行主要是体验歪头崮和狮子崮的险峻雄奇。
歪头崮与狮子崮位于山东省沂水县与临朐县交界处的沂山主峰玉皇顶北,两崮西东并峙,合称“双崮天阙”,为沂山花岗岩山体奇观。
歪头崮海拔971米,山体整体由调军顶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构成,三面绝壁,下临深谷;尤其是东侧绝壁,下部收缩,上部外探,像是人歪头,遂名“歪头崮”。沿南侧临渊小径可拾级而上,道旁崖壁上有清同治乙丑年间(1865)了一子书刻的“人世蓬莱”四字。与歪头崮西北有一紧邻的崮,古称狮子崮,大蚕场村的村民仍将此崮称作狮子崮。从大蚕场望去倒更像一乌龟,如果站到现在的狮子崮上远望,特像一只屁股尾巴在北,头在南,回头怒吼的狮子。
狮子崮海拔972米,山体底部是带状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顶部是调军顶单元细粒二长花岗岩,四周悬崖峭壁,西侧怪石嶙峋,沿东侧山脊可登上顶部。狮子崮俗称扁崮,因气势巍峨,从南侧望去颇像一头俯卧的雄狮,又名。站在狮子崮头部,开裂的巨大岩块下临深渊,让人胆颤心惊。向西面望去花枝台、歪头崮、狮子崮并排站立,很是壮观。
歪头崮和狮子崮与岱崮地貌的崮,是有区别的。岱崮地貌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又经过浸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动力作用,形成了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状态,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而歪头崮与狮子崮则是花岗岩随地质抬升,垂直或水平节理发育,风化、崩塌所致,崮的顶部是参差不平的,崮体四周也极不规则。
我们今天一行8人,老曹、老久、我三家,还有老徐、治亮,相约一起爬沂山。17年前,也就是1998年前,我、老久、老徐、老曹、治亮、时相勤六人曾骑摩托车雨中登沂山,以后就没有再一起去过。有时谈起来,很是怀念,所以有10月17日之约。路线是早规划好了的,从大蚕场村上歪头崮,再到狮子崮,再到玉皇顶,再到chuan崖,再到黄土地村。不想早晨天大雾,能见度不过十数米,耽误了时间。从大蚕场村到歪头崮,走走停停,捉蚂蚱,摘软枣,又耗掉了不少时间。加上对从chuan崖到黄土地村这段路程预计过于乐观,以至于下得山来,已经完全黑了。
除了景区外,从大蚕场到歪头崮,从玉皇顶到黄土地,都是林间小路,穿山越岭,上上下下,崎岖不平。这段长长的穿越路线,我等年轻并且经常爬山,还算可以;老徐不常爬山,加之大我们十几岁,累了个够呛,到后来眼见着踉踉跄跄。因为这段路不是很熟悉,只能判断大致方向,而且山脊上有时没有了路,有时又岔路纵横,所以我和老久要走在前面,确定该走哪儿。没能顾得上照顾老徐,感觉颇不忍心。不知我等到了六十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于是说等我们到六十的时候,再来走走今天的路,看看会如何。
时近深秋,群山层林尽染,古老的花岗岩间流光溢彩,黄的、绿的、红的,仿佛神奇的画笔,随心所欲的浓彩重抹。一路上,我们指点、品味、感叹,登上歪头崮已经中午了。午餐是煎饼、鸡蛋、榨菜、酱、葱,老久还特意炒了肉末,带了烧鸡。同所有填饱肚子式的用餐一样,大家吃得都很香。狮子崮去的人比较少,路上几乎见不到几个人,老徐、治亮没去就坐在景区交通车停靠点等我们。玉皇顶南有电视转播站,转播站西侧的路不好找也不好走,我们费了好大一会儿,才找到藏在丛林中的路。小路的两边,是大片大片的马尾松、落叶松或者麻栎,有好多松树枯萎腐烂,横倒在路上,让人惋惜。
回到家,尘埃落定,去鼎好小酌一番,闲扯些东西南北的杂事,也算今天穿越的小结。不过,饭吃起来,却没有山上的煎饼香。
大蚕场村后沟里的一块花岗岩巨石,治亮老哥在此石前流连很久,可惜不能带回家。
远处是狮子崮、歪头崮、花枝台,治亮老哥悠哉悠哉的背影
色彩斑斓的山坡
我们在山谷里穿行
歪头崮下歇息
歪头崮回望我们走过的峡谷,没有艰难跋涉,哪能一览美景?
歪头崮南面相对的花枝台
歪头崮西北相临的狮子崮
歪头崮东侧的扁崮
歪头崮崮顶
午餐,吃的是煎饼,喝的是水,大家吃得有滋有味
石刻,小时候爬沂山歪头崮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歪头崮东侧崖壁雄姿
扁崮西侧险峻岩石
扁崮崮顶西望,花枝台、歪头崮、狮子崮,此时狮子崮形神具备啊
等景区交通车
这个角度,扁崮的确像狮子,狮子崮之名不虚传,看来沂山有两只狮子
双崮天阙
玉皇顶南侧山脊,圆的最大的chuan崖,最远处山尖是泰礡顶
找不到路了,老久在前面硬是开出来
松树当道
山脊穿行
chuan崖到了
继续穿行,下山,比在山脊更难行,有好几个人一屁股坐到地上
chuan崖下稍事休息
chuan崖下的这个沟很漂亮
继续下山,本来觉得很快就到黄土地了,没想到从这里还要走很远
一路处处有风景,不知跟在后面的人注意到了没有
回望chuan崖,这时已经是暮色苍茫,可我们还没有到黄土地
在鼎好腐败了一下,几位老哥,我是倒水倒酒的
捉的几个蚂蚱,第二天炒的,大家的努力,我独自享用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