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唐山摩崖造像

标签:
崮旅游佛学 |
分类: 闲来杂游 |
唐山寺位于沂源县东里镇,唐山,又名塔山、九顶莲花山,海拔516米,蜿蜒沂河绕唐山而过,转弯南流。“唐山叠翠”为古“沂阳八景”之一,据现有古迹及文献资料的记载考证,唐山寺始建于隋唐时期,为皇家寺院。
新建的唐山寺占地1730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大雄宝殿、观音阁、六个边殿,九龙壁等。佛殿采用石柱雕梁加小青瓦,圣像采用石雕彩面,基本呈现隋唐始建时的格局。作为新建寺院,感觉唐山寺还是别具一格的,尤其是大门通道采用的是原来石料,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古朴。石门、红墙、青瓦、斗拱飞檐,加上古老的银杏树的衬托,显得古色古香。不过不太喜欢所谓的全国之最的水晶观音造像,感觉太哗众取宠了,还不如就雕一座观音来得庄严。
唐山寺内的古银杏树高22.5米,胸径约4.5米,传为鲁隐公为纪念莒鲁会盟所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仍旧枝叶繁茂,根部还分出好几棵小银杏树。最小的有茶碗粗,高不过六七米,其中一棵大的,高15米,胸径0.5米,倚在古银杏树的怀里,像是母子怀抱。这棵古银杏树可以说是子孙繁衍了,所以信男信女们多来求子,树上挂满了求子祈福的红布条。
唐山寺东侧有著名的隋唐摩崖造像,俗称“罗汉崖”。 所见造像集中在一处崖壁上,佛龛距地面高1至1.5米,佛像都不大,成行横向排列,高约0.2米。身披袈裟,大多结跏趺坐,只有个别石龛上部的造像端坐于方形须弥座上,姿态各异。据说共有造像503尊,所以号称五百罗汉。石壁下方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有一组单独的雕像,因位置较低,毁坏严重。这组雕像均为立像,高100厘米,披坚执锐,叉腰怒目,足踏4个伏地鬼魅。东端石崖有一高150厘米的阴刻像,披袍、挽髻、着鞋袜,线条简洁流畅。看到这些破坏的如此严重的造像,不禁遗憾嘘唏,为那些狂妄无知的破坏者感到悲哀。沂源东里唐山摩崖造像,2006年12月7日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新雕刻的罗汉,据说是用铣刀在岩壁上切割出佛龛,然后直接用水泥把在外地雕刻好的罗汉给镶嵌上去的,这感觉就是不一样。那老的摩崖造像是在那个广建寺院、大行佛事的时代,留下的文化遗迹,是人们怀着虔诚的心雕凿的。而这新的却是为了建立风景区刻意为之,不知又有几分信仰在里面。
其他景点也没什么可看的,在欣赏了古银杏树、唐山寺、摩崖造像之后,我们就在简陋的停车场上,吃了简陋的午餐,然后打道回府。唐山寺山门外的路中间,有一棵大树,看来也有一些年岁了。问放羊的老乡,说是青桐树,周围崖壁边那些小的青皮的树就是,也许是的吧?这儿以前收过门票,40元吧,现在不收费,但有管理人员。我们5月1日在爬连崮崮群后顺道而去,去的时候正在搞建设,据路边放羊老乡说要建什么茶楼!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圈建收费,实在是大煞风景,如果此处收费,就感觉不值了。
站在唐山寺东边向谷外望,摩崖造像就在左边崖壁,谷口处是上柳沟村
古朴的拱门,可惜部分图案经过重新打磨,破坏了古意
古银杏树
摩崖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