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买了一本林语堂的书

(2009-03-31 18:31:43)
标签:

林语堂

世相物语

鲁迅

梁实秋

读书

文化

分类: 夏雨雪

刚才吃完饭路过三家村,看到又有打折书在卖,过去看到一本林语堂的《世相物语》,随手一翻,正好翻到一篇《论西装》。刚看了不到一页,我就忍不住笑了,这不就是我曾经写过的《校园丝袜帮》的西装版么?原来林先生作为一个大文豪也和我一样对讥讽一下这种事情感兴趣啊。。。

 

我顿时有了亲近之感,当然,人家林先生更多的是从实用角度论证的,不像我动不动节外生枝顺手牵来一头羊讽刺两句,而且林先生的文字并没有我那么刻薄,显然他还是更讲究风度的,毕竟不是谁都能像王朔一样不把自己当个名流的,更何况人家林先生早早就是举世公认的大文豪了,王朔咋样还得以后再说。但是,林先生的主题和思想可不像他的文字那么四平八稳,恐怕比我还要尖刻些。所以说,这才叫文学家嘛!于无声处听惊雷,慢条斯理绵里藏针,但骂起人来一点不比鲁迅那种把锋利的刀刃挂在脸上的文章差。就是骂人和讽刺也要讲究点艺术性和知识分子的风度,这种修为和思想境界显然值得我学习,我想,很多哲学家讲究的克制、隐忍也可以指这方面吧!

 

所以,无论林语堂还是鲁迅,人家想骂人的时候都一样可以把被骂的人骂得狗血喷头,刀刀戳他软肋,无还口之力,吐血身亡,但显然作为人,林语堂比鲁迅可爱多了,因为林语堂还讲究点情调,玩弄点文字,鲁迅就算是对许广平,也是想讲情调而不得,话都说不利索,至于对刘和珍这样的同学,本该煽情的地方又弄得我们比读文言文还艰涩。。。当然,我还是很膜拜鲁迅的伟大,目光的尖锐和深邃。只是林语堂他们喜欢以小见大,以柔克刚打化骨绵掌,而鲁迅往往是抡着大锤就上了。。难怪鲁迅和他同时代同级别的文人大多都对不上眼,鲁迅一个人骂别人一群,别人一群人骂鲁迅一个。。当然,知识分子的论战也都讲究点到为止,鲁迅都那样了,当时的主流文艺圈也没有排斥鲁迅,封杀什么的,反倒是鲁迅对一丁点的瓜葛念念不忘,还说什么我不祈求你们的谅解,不做厚道人云云,果真是嫉恶如仇啊!估计当时和鲁迅对骂过的文人也只能对鲁迅同学的认真和固执摇头苦笑无可奈何。

 

所以,人家鲁迅是很孤独的,不知道是不是这种孤独才让他泡自己的学生然后还一路向南追到广州,中间还不忘在厦大赚一笔薪水,而且还由于那个月的工资没有发导致晚了几天才去广州。。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种孤独让他偷窥周作人和她的日本老婆,最后导致两兄弟决裂。总之,不要忽视了鲁迅的这种孤独,不过我们到了后来,似乎鲁迅怎么地都和孤独搭不上边了,被一群文人追捧着,颂扬着,仿佛鲁迅当年真的是号令群雄莫敢不从的人物。其实,这些吹捧鲁迅的人大多都是后世小辈而且根本就和鲁迅不在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估计鲁迅要是能活着看到他们的嘴脸,又是一篇刻薄的檄文骂过去了!比如郭沫若同志,当年他就是被鲁迅当狗一样骂,连论战都算不上,结果后来投机钻营把持着文化的权威,也跟着吹捧起鲁迅来了。。对于思想孤独的人,就要让他永远的孤独下去,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思想,而鲁迅,显然是被我们一代代文化人,从学者到老师再到小学生中学生强奸了一遍又一遍。。鲁迅先生,呜呼哀哉!

 

看了林语堂的随笔文字,我又想起了高中时看的那本《梁实秋散文集》。我发现他俩的文字还真有点像,都是平实流畅关注生活时不时的秀点小幽默,读着言之有物又让人心情舒畅,这种文学才是真的润物细无声。所以,我再次强烈建议,中学的语文课本除了文言文古诗词和鲁迅的文章,其他的课就不要听了,还不如看看这种被我们语文书鄙视的文学家的散文杂文。。顺便说一句,人家梁实秋是正二八经和鲁迅论战过的,是够重量级的。当年我这么倡议,只有我周围一小撮朋友听,结果我们的语文成绩远远高于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学生”,是不是啊,任老师?

 

呃。。话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已经买了好多本书了,这玩意还真叫精神食粮,在食堂的饭已经让我索然无味的情况下,看着买来的那些书还是让我心情小舒畅的。。开始要好好读一读书啦。。不能让内心继续浮躁和纠结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