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钱钟书的人
(2011-06-07 00:53:40)
标签:
钱钟书杨绛董桥陆灏冯友兰宗璞梁文道访问东写西读文化 |
分类: 困学纪要 |
上次跟老邓聊天,我说得抽空再读一遍钱钟书的书。老邓骂我爱好太多。我就是爱读闲书。
我买的第一本钱钟书的书是《管锥编》,二十年前的事了,我当时还在上大学,用一个月的伙食费买的。买来后根本读不懂,就撂在了一边。后来静下心来慢慢读了一些,倒也读得有滋有味。
钱先生的书我读得最多的还是《围城》,也不知道读了多少遍,电视剧也不知看了多少遍。
董桥说他不喜欢《围城》,说钱钟书的笔太滑了,一滑,就把思想滑过去了。最近在梁文道的《访问》中,董桥也没提钱钟书,提到钱夫人杨绛了,说自己肯定会读杨绛的书。这正应了夏衍的话: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董桥说,你说杨绛的书算不算是经典?根本没有经典这回事,书好的都是某一个段落好,某一个章节好,或者某一个结论好,它不可能完美。董桥真是个读书的“老狐狸”!
最近看陆灏的《东写西读》,上面也提到不喜欢钱钟书的人。翻译家赵萝蕤就说,“钱钟书太刻薄,我不喜欢他!”
作家宗璞也不喜欢钱钟书。据说上世纪70年代末,钱先生访问美国的时候说,冯友兰捏造事实,出卖朋友。二十年后,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听说了,要向病中的钱钟书兴师问罪。杨绛先生坚决否认钱先生说过这话。
宗璞的小说《东藏记》写西南联大,以钱钟书为原型,塑造了尤甲人这个角色。说这个人英国留学回来,家住刻薄巷一号。此人熟读中外文著作,别人问他一段话的意思,他能举出好几家的不同说法。别人问他,你自己怎么看?他说出来的还是别人的看法。宗璞也够刻薄的!
董桥在一篇文章中说:
“或曰钱钟书之文无情,巴金之文滥情,茅盾之文矫情,邓拓之文八股,似有道理。只是看他们一生所写的字那么多,书那么厚,遭遇又不见得畅顺,真的不忍心挑剔了。一只手写几百几千万字,抄都抄死人了!再说,文章能写得叫人觉得无情、滥情、矫情、八股,大概也不容易了。”
还是董桥厚道!
最近一期《南方人物周刊》,封面故事是钱钟书夫妇,看到两组数字。钱钟书杨绛的家至今还是水泥地,不是一般的素朴,但钱杨夫妇却捐了八百多万版税给清华的贫寒学子。这种人你能说他刻薄吗?他只不过看不惯“太平虚论相互欺诈为学问”和“朝市之学必为俗学”罢了!
钱先生去世后,经杨绛先生的整理,在2003年出版了3卷影印的钱先生手稿《容安馆札记》。今年6、7月,还将整理出版20卷《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此外还有178册外文笔记共3万4千页。还是施蛰存说得好:“钱钟书,我不说他聪明,我说他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