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写作的电影镜头手法

(2007-11-11 17:18:38)
标签:

文学/原创

文学写作

电影镜头手法

分类: 分享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无论是其表现的载体和手段,还是其表现生活的功能,都与文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不单在内容上,其带叙事性的故事与文学中小说的情节有着姊妹般的孪生共性,就是抒情性的铺呈也与诗歌、散文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且在表现手段上,即镜头的应用技巧上,也与文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有着极为相似或互为借用之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不正是电影中远景到全景、中景至近景的镜景么?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不就是镜头由特写到全景,将这极富特征的景物渐渐拉开,展现辽阔的空间,从叙事转化为抒情的么?

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电影镜头的影子,而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文学表现的技巧与手段。


电影的画面是通过若干的镜头组成的,而这些镜头的取景方式方法特别是其蒙太奇手段的表现形式,都与文章中的表现手法极为相似。

电影摄象机的镜头好比作者观察生活的眼睛,其推拉、摇移、升降、跟切、俯仰倾斜,就好象文章的叙述者观察的不同视角,时而远瞧时而近瞻,时而俯观时而仰望,时而盯视时而略览,不同姿势,不同角度,便会有不同的情态。

电影镜头的视距长短的变化,决定着景别的类别。多样的景别既使得影片视觉显得丰富,也可满足观众全面了解事物特征而留下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视距长短的应用,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不同景别的呈现使人从而悟出写作中的详略作用和轻铺重刻的谋局构篇的技巧来。


作为电影最基本的构成手段——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用来结构故事,展开情节,揭示主题内蕴的基本手法,而其功能的特殊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可使人在探究中汲取丰富的写作技巧来。

1.探究平行式,让叙述更有序。电影在叙事中往往在结构上将两个动作或两条情节线平行表现,使它们彼此紧密联系,相互衬托,相互补充。如在一些战争片中战斗之前敌我双方的准备,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写作中掌握第三人称叙事者在全知全能情况下如何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地将故事或内容有逻辑地使之螺旋上升,阶梯前进的叙述技巧。


2.探究对比式,让主题更鲜明。影片往往把不同的生活和事物连接在一起,造成强烈反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画面一边是笑语喧哗,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凄风落雨……。这种对比不仅能在叙事文章中突出重点,也能在抒情议论文章中鲜明主题,不可谓不是一种好技巧。


3.探究隐喻式,让内容更深刻。《早春二月》中肖涧秋乘船到芙蓉镇,遇见烈士家属文嫂和遗孤,接着他举目远眺,只见一叶孤舟在岸边飞溅的浪花中飘荡。通过这种画面的切换与连接,借助独特的电影比喻,使画面的潜在内容显现出来,孤独与彷徨,哀怜与同情的情感深深打动着人,这就是借景抒情,托义于物的象征手法的真谛。


4.探究交叉式,让场面更激烈。两个以上的场面分成许多片断,在银幕上交替出现,这种技法若用于描写一场球赛,对表现当时的紧张的气氛和节奏将是妙笔生花。


5.探究叠现式,让中心更突出。一条红丝巾,在战士行军途中的肩上,在战斗间歇的手上,在炮火飞扬的空中,在战士安息的胸前,一再出现在银幕上,通过视觉的重复来突出重点,强调情感的浓度,深化了主题。领悟了这种技巧,便会很容易写出类似朱自清《背影》的美文来。

  来源: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