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标致DNA雕塑—中关村大事记

标签:
中关村标致dna雕塑中关村大事记孙贤陵纪世瀛it |
分类: 陈春先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历 |
中关村标致DNA雕塑—中关村大事记
北京民营科技企业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80年—2000年)大事记
本书谨献给:北京民营科技实业、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创办四十周年!
1987年10月18日—中关村标致DNA雕塑竣工
图为:中关村的标致DNA雕塑。
1987年10月18日—中关村的标致DNA雕塑竣工, 竖立在海淀区黄庄路口。该DNA雕塑由中国科学院与海淀区政府出资建造。
1987年2月,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孙贤陵(注:女),用从英国科学家沃森(Watson)、克里克(Crick)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设计并完成中关村标致DNA雕塑,并命名为《生命》。
(注:1953年2月,英国科学家沃森(Watson)、克里克(Crick)通过维尔金斯看到了女科学家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在1951年11月,拍摄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照片,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他们确认了DNA一定是螺旋结构,1953年2月28日,人类第一个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终于诞生。1962年,沃森、克里克、维尔金斯3人获诺贝尔生物及医学奖,女科学家富兰克林因1958年去世,未得此殊荣。)
中关村标致DNA雕塑高1013cm,直径250cm,基座高90cm,初期是由铝皮板和管支架组成呈白色。不久,因风吹雨淋中关村标致DNA雕塑生锈变型,很不雅观。
1992年5月18日,由北京长城钛金公司总裁王殿儒出资,将该DNA双螺旋结构“生命”雕塑模型重新制作,镀上钛金使之金碧辉煌,成为中关村永久性的标志。
孙贤陵简介
图为:孙贤陵。
孙贤陵,女,1942年4月出生, 福建闽侯人。 擅长雕塑、中国画。 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1966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曾任职北京美术公司教具组,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北京建筑雕塑工厂研究室副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7年2月,孙贤陵用从英国科学家沃森(Watson)、克里克(Crick)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设计并完成中关村标致DNA雕塑,并命名为《生命》。
1995年,荣获“北京市优秀奖科技人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