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选3】《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历史背景:
1)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国际反FaXiSi战争进入决胜阶段,但中国战场仍需巩固敌后根据地力量。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和巩固,为开展大规模的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2)根据地建设的迫切需要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特别是新解放区的增加,有大量的群众(尤其是农民)需要被组织和动员起来。他们当中文盲多,封建迷信思想还比较浓厚。根据地建设迫切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强大的精神支持,激发抗战热情,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增强抗战和生产的能力。
3)文化工作者与现实脱节
当时许多从大城市来到根据地的文化工作者,以及根据地自身培养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工作方式、内容与广大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存在“关门提高”、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文化领域,为了迎接最终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团结文化界和社会各阶层进步人士组成文化新军,冲破了国民党FanDong派的文化“围剿”,传播了进步思想,共同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服务,有力地配合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是毛泽东于1944年10月30日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所作的讲演。这篇讲话深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中的统一战线方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启示。
读书笔记:
一、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打倒日寇帝国主义,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赢得这场战争。
我们的工作重点,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文化是为战争服务的,它是凝聚人心、巩固团结的精神纽带,能够提升军队战斗力。
1)文化对军队的重要性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文化对于提升军队战斗力、战略素养、战斗智慧有着关键作用。军队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军事作战能力,还必须有文化,有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战意图,掌握先进战术,在战争中发挥更大的效能,从而有效地打击敌人,取得战争的胜利。
2)文化对群众的重要性
在陕甘宁边区这样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原有文化水平很低的地方,文化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仅依靠单一的力量难以完成文化建设的任务。加上在战争期间,这种统一战线就尤其要广泛。
必须引导群众自己起来同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因为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只有提高了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才能让群众摆脱愚昧和落后,增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三大领域统一战线策略
1,在教育工作方面
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采取“集中正规+分散不正规”模式。
不但要有新式学校,而且要利用旧的村塾加以改造。
2,在艺术工作方面
兼容新话剧与秦腔、秧歌等传统形式,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不但要有新秦腔、新秧歌,而且要利用旧戏班,改造占90%的旧秧歌队,赋予其革命内涵。
3,在医药方面
陕甘宁边区的人、畜SiWang率都很高,许多人民还相信巫神。在这种情形之下,仅仅依靠新医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新医当然比旧医高明,但必须要联合1000余名旧医和兽医,批判“新医脱离群众”倾向,避免因排斥传统医疗加剧人畜SiWang。
三、文化工作统一战线基本原则和策略
1,统一战线的原则有两个:第一个是团结,第二个是批评、教育和改造。
在统一战线中,投降主义(放弃改造责任)是错误的,投降主义对别人采取排斥和鄙弃态度的宗派主义(排斥旧文化力量)也是错误的。
2,我们的任务:团结与改造结合。联合一切可用的旧知识分子、旧艺人、旧医生,再通过教育,帮助他们、感化他们和改造他们。为了改造,先要团结。只要我们做得恰当,他们是会欢迎我们的帮助的。
四、文化工作的宗旨
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这是文化工作的根本原则。
文化工作的开展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来进行。在一切工作中都是如此,在改造群众思想的文化教育工作中尤其是如此。两条原则:
1,群众的需要: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
在群众的主观上还没觉悟,还没有决心,还不愿实行改革,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
2,群众的自愿:必须让群众心甘情愿地接受,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我们包办代替群众下决心。
直到经过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多数有了觉悟,有了决心,自愿实行改革,才去实行这种改革,否则就会脱离群众。
只有这样,文化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欲速则不达”,这不是说不要速,而是说不要犯盲动主义,盲动主义是必然要失败的。必须深入群众,实事求是,遵循规律。
学习心得:
学习《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不仅是学习一段历史,更是学习一种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中的活的灵魂,那就是群众路线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这对于我们应对当今复杂的社会现实,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将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认识。
深感这篇文章对于我们当前的文化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我们要坚持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方针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要反映人民的心声,就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人民既是历史的创作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即使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任何工作,都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今天的文艺创作、新闻宣传、网络内容建设等,都要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要注重文化创新,结合时代特点和人民需求,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作品。
2)我们要掌握“团结-批评-团结”的工作方法
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的今天,处理不同群体、不同思潮之间的关系,必须掌握“团结-批评-团结”这一原则。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共识,巩固壮大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
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基础。
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扎根人民、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性转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坚信只要我们坚持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方针,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文化界、教育界、科技界等各个领域的人士,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习【毛选3】《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学习【毛选3】《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历史背景:
1)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国际反FaXiSi战争进入决胜阶段,但中国战场仍需巩固敌后根据地力量。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和巩固,为开展大规模的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2)根据地建设的迫切需要
随着根据地的扩大,特别是新解放区的增加,有大量的群众(尤其是农民)需要被组织和动员起来。他们当中文盲多,封建迷信思想还比较浓厚。根据地建设迫切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强大的精神支持,激发抗战热情,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增强抗战和生产的能力。
3)文化工作者与现实脱节
当时许多从大城市来到根据地的文化工作者,以及根据地自身培养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工作方式、内容与广大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存在“关门提高”、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倾向。
4)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文化领域,为了迎接最终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团结文化界和社会各阶层进步人士组成文化新军,冲破了国民党FanDong派的文化“围剿”,传播了进步思想,共同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服务,有力地配合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是毛泽东于1944年10月30日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所作的讲演。这篇讲话深入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中的统一战线方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启示。
读书笔记:
一、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打倒日寇帝国主义,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赢得这场战争。
我们的工作重点,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文化是为战争服务的,它是凝聚人心、巩固团结的精神纽带,能够提升军队战斗力。
1)文化对军队的重要性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文化对于提升军队战斗力、战略素养、战斗智慧有着关键作用。军队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军事作战能力,还必须有文化,有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战意图,掌握先进战术,在战争中发挥更大的效能,从而有效地打击敌人,取得战争的胜利。
2)文化对群众的重要性
在陕甘宁边区这样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原有文化水平很低的地方,文化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仅依靠单一的力量难以完成文化建设的任务。加上在战争期间,这种统一战线就尤其要广泛。
必须引导群众自己起来同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因为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只有提高了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才能让群众摆脱愚昧和落后,增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三大领域统一战线策略
1,在教育工作方面
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采取“集中正规+分散不正规”模式。
不但要有新式学校,而且要利用旧的村塾加以改造。
2,在艺术工作方面
兼容新话剧与秦腔、秧歌等传统形式,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不但要有新秦腔、新秧歌,而且要利用旧戏班,改造占90%的旧秧歌队,赋予其革命内涵。
3,在医药方面
陕甘宁边区的人、畜SiWang率都很高,许多人民还相信巫神。在这种情形之下,仅仅依靠新医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新医当然比旧医高明,但必须要联合1000余名旧医和兽医,批判“新医脱离群众”倾向,避免因排斥传统医疗加剧人畜SiWang。
三、文化工作统一战线基本原则和策略
1,统一战线的原则有两个:第一个是团结,第二个是批评、教育和改造。
在统一战线中,投降主义(放弃改造责任)是错误的,投降主义对别人采取排斥和鄙弃态度的宗派主义(排斥旧文化力量)也是错误的。
2,我们的任务:团结与改造结合。联合一切可用的旧知识分子、旧艺人、旧医生,再通过教育,帮助他们、感化他们和改造他们。为了改造,先要团结。只要我们做得恰当,他们是会欢迎我们的帮助的。
四、文化工作的宗旨
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这是文化工作的根本原则。
文化工作的开展要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来进行。在一切工作中都是如此,在改造群众思想的文化教育工作中尤其是如此。两条原则:
1,群众的需要: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
在群众的主观上还没觉悟,还没有决心,还不愿实行改革,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
2,群众的自愿:必须让群众心甘情愿地接受,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我们包办代替群众下决心。
直到经过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多数有了觉悟,有了决心,自愿实行改革,才去实行这种改革,否则就会脱离群众。
只有这样,文化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欲速则不达”,这不是说不要速,而是说不要犯盲动主义,盲动主义是必然要失败的。必须深入群众,实事求是,遵循规律。
学习心得:
学习《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不仅是学习一段历史,更是学习一种贯穿于毛泽东思想中的活的灵魂,那就是群众路线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这对于我们应对当今复杂的社会现实,做好各项工作,都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意义。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将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认识。
深感这篇文章对于我们当前的文化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我们要坚持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方针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要反映人民的心声,就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人民既是历史的创作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即使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无论是文化建设还是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任何工作,都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今天的文艺创作、新闻宣传、网络内容建设等,都要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要注重文化创新,结合时代特点和人民需求,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作品。
2)我们要掌握“团结-批评-团结”的工作方法
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的今天,处理不同群体、不同思潮之间的关系,必须掌握“团结-批评-团结”这一原则。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共识,巩固壮大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
要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基础。
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扎根人民、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性转化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坚信只要我们坚持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方针,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文化界、教育界、科技界等各个领域的人士,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