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选3】《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2024-10-09 00:22:18

学习【毛选3】《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历史背景:

    《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是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六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开幕会上发表的演说,阐述了边区施政纲领的原则和意义,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策,批评了不善于同党外人士合作的狭隘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作风。该演说最早公开发表于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之后相继在《新华日报》、《晋察冀日报》刊载。新中国成立后,该讲话被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读书笔记:

    今天边区参议会开幕,是有重大意义的。

    参议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打倒日寇帝国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也就是革命的三民主义的中国。

    因为现在我们的主要敌人不是国内的,而是日寇和德意法西斯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就是要团结全国一切抗日力量打倒日寇帝国主义,要和全国一切抗日的党派、阶级、民族合作,只要不是汉奸,都要联合一致,共同奋斗。

    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在陕甘宁边区只能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

    革命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就是要打倒日寇帝国主义;其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就是要为全国一切抗日的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只为一部分人谋利益。

    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项政策,都是为着团结一切抗日的人民,顾及一切抗日的阶级,而特别是顾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的。

    在土地关系上,一方面实行减租减息,使农民有饭吃;另一方面又实行部分交租交息,使地主也能过活。

    在劳资关系上,一方面扶助工人,使工人有工做,有饭吃;另一方面又实行发展实业的政策,使资本家也有利可图。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团结全国人民,合力抗日。这样的政策我们叫做新民主主义的政策。这是真正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政策;我们希望不但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不但在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并且在全国也实行起来。

    一部分共产党员,还不善于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还保存一种狭隘的关门主义或宗派主义的作风。他们还不明白共产党员有义务同抗日的党外人士合作,无权利排斥这些党外人士的道理。这就是要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要联系人民群众,而不要脱离人民群众的道理。

    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

    我们共产党的参议员,在我们这样的政策下面,可以在参议会中受到很好的锻炼,克服自己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我们一定要学会打开大门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善于同别人商量问题。这样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

学习心得: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毛泽东在《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说到:“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别人说得对的,我们应该欢迎,并要跟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容得了异议,受得了曲解。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是永远不变的。”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

    我们党总是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去腐生肌。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自我革命的深刻理解和坚定实践,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自我革命的精神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体现,我们的党是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