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选2】《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历史背景: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是一九四零年三月十一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提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如何维护、巩固?如何发展统一战线?特别是在统一战线内部如何处理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逐步转入消极抗日、积极反G,发动了第一次反G高潮。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毛泽东作了此报告。
读书笔记:
报告从九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一)目前的政治形势
(1)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但是敌人仍然坚持其灭亡中国的基本政策。
(2)英法在东方的地位因欧战削弱,美国继续“坐山观虎斗”,故东方慕尼黑会议暂时无召集的可能。
(3)苏联对中国抗战依然取积极援助政策。
(4)亲日派大资产阶级早已彻底投降日寇。欧美派大资产阶级则尚能继续抗日,但妥协倾向依然严重,他们一面还要团结国民党以外的各派势力对付日寇,一面却极力摧残各派势力,尤其尽力摧残我们的党和进步势力。他们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顽G派。
(5)中间力量: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他们往往站在进步势力和顽G势力之间的中间立场。他们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
(6)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无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力量,已奠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根据地。他们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进步派。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
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要达此目的,必须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G势力的策略,这是不可分离的三个环节。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三)发展进步势力
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
(1)放手扩大八路军新四军
(2)广泛地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
(3)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到全国
(4)发展全国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等等的民众运动
(5)争取全国的知识分子
(6)扩大争民主的宪政运动到广大人民中间去
(四)争取中间势力
争取中等资产阶级,争取开明绅士,争取地方实力派。他们虽然同农民有阶级矛盾,但他们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亦有矛盾。
争取中间势力是我们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严重的任务,但是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这些条件是:
(1)我们有充足的力量;
(2)尊重他们的利益;
(3)我们对顽G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五)顽G势力
就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势力。他们采取两面政策,一面尚在主张团结抗日,一面又执行摧残进步势力的极端反动政策,作为准备将来投降的步骤。因为他们还愿团结抗日,所以我们还有可能争取他们留在抗日统一战线里面,这种时间越长久越好。
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同顽G派斗争,必须注意下列几项原则:
第一,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第二,胜利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决不可举行无计划无准备无把握的斗争。
第三,休战原则。在一个时期内把顽G派的进攻打退之后,在他们没有举行新的进攻之前,我们应该适可而止,使这一斗争告一段落。
这三个原则,就是“有理”,“有利”,“有节”。坚持这种斗争,就能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G派,并使顽G派尔后不敢轻易向我们进攻,不敢轻易同敌人妥协,不敢轻易举行大内战。这样,就有争取时局走向好转的可能。
(六)国民党是一个由复杂成分组成的党
其中有顽G派,也有中间派,也有进步派,整个国民党并不就等于顽G派。必须认识清楚,才能利用他们的矛盾,采取分别对待的政策,用极大力量去团结国民党中的中间派和进步派。
(七)抗日根据地内建立政权的问题
(1)政权的确定:必须确定这种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即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即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D派的民主专政。
(2)政权的人员分配: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3)政权的施政方针:以反对日寇帝国主义,反对真正的汉奸和反D派,保护抗日人民,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改良工农生活,为基本出发点。
(八)争取一切进步的知识分子
在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G势力的斗争中,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争取一切进步的知识分子于我们党的影响之下,是一个必要的重大的政策。
(九)必须掌握的宣传纲领
(1)实行《总理遗嘱》,唤起民众,一致抗日。
(2)实行民族主义,坚决反抗日寇帝国主义,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3)实行民权主义,人民有抗日救国的绝对自由,民选各级政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革命民主政权。
(4)实行民生主义,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发展农工商业,改良人民生活。
(5)实行蒋介石的“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宣言。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上,国民党的这些纲领,同我们的纲领是基本上相同的;但两党的思想体系则绝不相同。我们所应该实行的,仅仅是这些民主革命的共同纲领,而绝不是国民党的思想体系。
学习心得:
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根据反磨擦斗争特别是打退第一次反G高潮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策略原则。报告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划分国内各阶层的类别,进而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G势力的策略,找到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案。对全党在复杂的斗争中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巩固与发展统一战线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复杂的环境下,在困惑的情况下,要学会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客观形势的透彻具体的分析,看问题的现状,看问题的过去,看问题的本质,看问题的各种关联,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保持战略定力,针对问题的弊端、漏洞和危害,制定并运用为战略目标服务的策略方针,对过去的政策作出调整与改变,直至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
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
学习【毛选2】《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学习【毛选2】《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历史背景: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是一九四零年三月十一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提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如何维护、巩固?如何发展统一战线?特别是在统一战线内部如何处理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逐步转入消极抗日、积极反G,发动了第一次反G高潮。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毛泽东作了此报告。
读书笔记:
报告从九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一)目前的政治形势
(1)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但是敌人仍然坚持其灭亡中国的基本政策。
(2)英法在东方的地位因欧战削弱,美国继续“坐山观虎斗”,故东方慕尼黑会议暂时无召集的可能。
(3)苏联对中国抗战依然取积极援助政策。
(4)亲日派大资产阶级早已彻底投降日寇。欧美派大资产阶级则尚能继续抗日,但妥协倾向依然严重,他们一面还要团结国民党以外的各派势力对付日寇,一面却极力摧残各派势力,尤其尽力摧残我们的党和进步势力。他们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顽G派。
(5)中间力量: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他们往往站在进步势力和顽G势力之间的中间立场。他们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
(6)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无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力量,已奠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根据地。他们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进步派。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
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要达此目的,必须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G势力的策略,这是不可分离的三个环节。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三)发展进步势力
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
(1)放手扩大八路军新四军
(2)广泛地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
(3)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到全国
(4)发展全国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等等的民众运动
(5)争取全国的知识分子
(6)扩大争民主的宪政运动到广大人民中间去
(四)争取中间势力
争取中等资产阶级,争取开明绅士,争取地方实力派。他们虽然同农民有阶级矛盾,但他们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亦有矛盾。
争取中间势力是我们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严重的任务,但是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这些条件是:
(1)我们有充足的力量;
(2)尊重他们的利益;
(3)我们对顽G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五)顽G势力
就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势力。他们采取两面政策,一面尚在主张团结抗日,一面又执行摧残进步势力的极端反动政策,作为准备将来投降的步骤。因为他们还愿团结抗日,所以我们还有可能争取他们留在抗日统一战线里面,这种时间越长久越好。
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同顽G派斗争,必须注意下列几项原则:
第一,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第二,胜利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决不可举行无计划无准备无把握的斗争。
第三,休战原则。在一个时期内把顽G派的进攻打退之后,在他们没有举行新的进攻之前,我们应该适可而止,使这一斗争告一段落。
这三个原则,就是“有理”,“有利”,“有节”。坚持这种斗争,就能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G派,并使顽G派尔后不敢轻易向我们进攻,不敢轻易同敌人妥协,不敢轻易举行大内战。这样,就有争取时局走向好转的可能。
(六)国民党是一个由复杂成分组成的党
其中有顽G派,也有中间派,也有进步派,整个国民党并不就等于顽G派。必须认识清楚,才能利用他们的矛盾,采取分别对待的政策,用极大力量去团结国民党中的中间派和进步派。
(七)抗日根据地内建立政权的问题
(1)政权的确定:必须确定这种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即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即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D派的民主专政。
(2)政权的人员分配: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3)政权的施政方针:以反对日寇帝国主义,反对真正的汉奸和反D派,保护抗日人民,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改良工农生活,为基本出发点。
(八)争取一切进步的知识分子
在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G势力的斗争中,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争取一切进步的知识分子于我们党的影响之下,是一个必要的重大的政策。
(九)必须掌握的宣传纲领
(1)实行《总理遗嘱》,唤起民众,一致抗日。
(2)实行民族主义,坚决反抗日寇帝国主义,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3)实行民权主义,人民有抗日救国的绝对自由,民选各级政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革命民主政权。
(4)实行民生主义,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发展农工商业,改良人民生活。
(5)实行蒋介石的“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宣言。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上,国民党的这些纲领,同我们的纲领是基本上相同的;但两党的思想体系则绝不相同。我们所应该实行的,仅仅是这些民主革命的共同纲领,而绝不是国民党的思想体系。
学习心得:
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根据反磨擦斗争特别是打退第一次反G高潮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策略原则。报告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划分国内各阶层的类别,进而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G势力的策略,找到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案。对全党在复杂的斗争中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巩固与发展统一战线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复杂的环境下,在困惑的情况下,要学会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客观形势的透彻具体的分析,看问题的现状,看问题的过去,看问题的本质,看问题的各种关联,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保持战略定力,针对问题的弊端、漏洞和危害,制定并运用为战略目标服务的策略方针,对过去的政策作出调整与改变,直至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目标。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
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