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读书笔记:
一、回顾国共合作的历程
1)因为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已经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了。在一九三三年,中国共产党就发表了在停止进攻红军、给民众以自由和武装民众三个条件之下,准备同任何国民党部队订立抗日协定的宣言。
——但是我们的目的没有达到。
2)一九三五年八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号召各党各派和全国同胞组织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同年十二月,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同民族资产阶级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
3)一九三六年五月,红军又发表了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
同年八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又对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送了一封信,要求国民党实行停战,并组织两党的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同年九月,共产党又作了在中国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决议。
——不但发了这些宣言、通电、书信和决议,而且派遣了自己的代表,多次和国民党方面进行谈判,然而还是没有结果。
4)在一九三六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的全权代表才同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取得了在当时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是两党停止内战,并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5)一九三七年二月十日,当国民党三中全会的前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了具体地建立两党合作,乃以一个系统的建议电告该会。电报内容:
(1)要求国民党向共产党保证: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和改良人民生活等五项;
(2)共产党也向国民党保证:取消两个政权敌对,红军改变名称,在革命根据地实行新民主制度和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等四项。
二、关于两党共同的政治纲领问题已实现与未实现
1)已实现
(1)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
(2)中国共产党中央为宣布两党合作成立的宣言;
(3)蒋介石氏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的谈话;
——共产党的这个宣言和蒋介石氏的这个谈话,宣布了两党合作的成立,对于两党联合救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必要的基础。
2)未实现
(1)共同纲领的颁布;
(2)民众运动的开放;
(3)革命根据地的新制度的承认等事。
——还没有抛弃国民党的自大精神,还没有必要的自我批评,这是我们所不能满意的。
三、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起着决定的作用
1)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是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果。
2)由于一部分人对于革命主义未能坚持,正当革命走到将次完成之际,破裂了两党的统一战线,招致了革命的失败,外患乃得乘机而入。这是两党统一战线破裂了的结果。
3)现在两党重新结成的统一战线,形成了中国革命的一个新时期。中国是否能由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解放出来,将决定于这个统一战线的发展状况。
新的有利的证据已经表现出来了:
第一个证据:还在中国共产党开始提出统一战线政策的时候,就立即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同。
第二个证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两党实行停战以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各党各派各界各军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团结状况。虽然这个团结对于抗日的需要说来还是异常不够的,特别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团结问题至今在基本上还没有解决。
第三个证据:最为显著的,就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发动。这个抗战,就目前的情况说来,我们是不能满意的,因为它虽然是全国性的,却还限制于政府和军队的抗战。
第四个证据:对国际的影响。全世界工农民众和共产党,都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问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局限于国共两个党,还需要发展,还不是一个充实的坚固的统一战线。
2)最大的危机,现在的统一战线事实上还停止在两个党的范围之内,广大的工人、农民、兵士、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许多爱国同胞还没有被唤起,还没有被发动,还没有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
3)抗日统一战线,还没有一个为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
(1)没有变化的的东西:从政府机构,军队制度,民众政策,到财政、经济、教育等项政策,大体上都还是十年来的一套,没有起变化。
(2)起了变化的东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两党的内战停止了,全国的抗日战争起来了,这是从西安事变以来中国政局的极大的变化。
五、共同纲领
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2)共产党在八月二十五日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六、现在的任务
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
这个十大纲领,符合于马克思主义,也符合于真正革命的三民主义。这是现阶段中国革命即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初步的纲领,只有实行了它,才能挽救中国。
要实行三民主义和十大纲领,需要实行的工具,改造政府和改造军队的问题。
现在的政府还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不是民族民主的统一战线的政府。三民主义和十大纲领的实行,没有一个民族民主的统一战线的政府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国民党军队的制度不适宜于执行彻底战胜日寇的任务,不适宜于顺利地执行三民主义和革命纲领,必须加以改变。改变的原则就是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
中华民族已处在存亡绝续的关头,只有国共两党亲密地团结起来,只有全国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在国共两党团结的基础之上亲密地团结起来,实行一切必要的改革来战胜一切困难,这是今日中国革命的迫切任务。
完成了这个任务,就一定能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学习笔记:
1)政策和策略,是生命,是前途,是方向,是谋事的灵魂,纲举目张。
弄清楚核心问题,目标方向,就会有具体落实方案的产出,需要取舍,需要改变,需要修正。
2)合,是合作,不是混合,更不是合着各唱各调。必须制定共同遵守实行的规则,划定不可踩踏的红线底界。为对抗共同的敌人、为达到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对各自都会有成效。合作就是力量。
3)今天最喜欢在国际上拉帮结派、组建盟友体系的那个国家,挤压围堵中国的战略空间,抵制中国的影响力,恰似“合众”之术。
当今的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广结善缘,扩充伙伴关系,用的是善意和力量的结合的“连横”之术。
针对那个挑事国家搞的“合众”,中国的“连横”更强、更妙、更光明正大、更灵活机动。
因为“合众”看重的是团结,在于“舍”字,需要有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但现实是,谁愿意舍呢?那个挑头的国家自己愿意舍吗?
而连横就不同,它在于一个“得”字,中国的合作大门敞开着,一带一路,寻求最大公约数,先到先得先优。
最核心的一点,那个挑事国家“合众”之招,是战略纲领的失灵,根本原因是它给世界各地带去的是分裂,是动荡,是战乱,是灾难。而中国“连横”的高明之处,是给世界各地带去的是发展,是铁路,是桥梁,是建设,是和平与繁荣,不搞意识形态,不推销自己的模式。
那个挑事国家到处结盟,但中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只向世界展现和平发展,团结互助,合作共赢。这两套模式谁能笑到最后,全世界都看得一清二楚。
学习【毛选2】《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
本篇文章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读书笔记:
一、回顾国共合作的历程
1)因为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已经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了。在一九三三年,中国共产党就发表了在停止进攻红军、给民众以自由和武装民众三个条件之下,准备同任何国民党部队订立抗日协定的宣言。
——但是我们的目的没有达到。
2)一九三五年八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号召各党各派和全国同胞组织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同年十二月,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同民族资产阶级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议。
3)一九三六年五月,红军又发表了要求南京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
同年八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又对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送了一封信,要求国民党实行停战,并组织两党的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同年九月,共产党又作了在中国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决议。
——不但发了这些宣言、通电、书信和决议,而且派遣了自己的代表,多次和国民党方面进行谈判,然而还是没有结果。
4)在一九三六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的全权代表才同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取得了在当时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是两党停止内战,并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5)一九三七年二月十日,当国民党三中全会的前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了具体地建立两党合作,乃以一个系统的建议电告该会。电报内容:
(1)要求国民党向共产党保证: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和改良人民生活等五项;
(2)共产党也向国民党保证:取消两个政权敌对,红军改变名称,在革命根据地实行新民主制度和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等四项。
二、关于两党共同的政治纲领问题已实现与未实现
1)已实现
(1)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
(2)中国共产党中央为宣布两党合作成立的宣言;
(3)蒋介石氏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的谈话;
——共产党的这个宣言和蒋介石氏的这个谈话,宣布了两党合作的成立,对于两党联合救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必要的基础。
2)未实现
(1)共同纲领的颁布;
(2)民众运动的开放;
(3)革命根据地的新制度的承认等事。
——还没有抛弃国民党的自大精神,还没有必要的自我批评,这是我们所不能满意的。
三、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起着决定的作用
1)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是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果。
2)由于一部分人对于革命主义未能坚持,正当革命走到将次完成之际,破裂了两党的统一战线,招致了革命的失败,外患乃得乘机而入。这是两党统一战线破裂了的结果。
3)现在两党重新结成的统一战线,形成了中国革命的一个新时期。中国是否能由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解放出来,将决定于这个统一战线的发展状况。
新的有利的证据已经表现出来了:
第一个证据:还在中国共产党开始提出统一战线政策的时候,就立即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赞同。
第二个证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两党实行停战以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各党各派各界各军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团结状况。虽然这个团结对于抗日的需要说来还是异常不够的,特别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团结问题至今在基本上还没有解决。
第三个证据:最为显著的,就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发动。这个抗战,就目前的情况说来,我们是不能满意的,因为它虽然是全国性的,却还限制于政府和军队的抗战。
第四个证据:对国际的影响。全世界工农民众和共产党,都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的问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局限于国共两个党,还需要发展,还不是一个充实的坚固的统一战线。
2)最大的危机,现在的统一战线事实上还停止在两个党的范围之内,广大的工人、农民、兵士、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许多爱国同胞还没有被唤起,还没有被发动,还没有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
3)抗日统一战线,还没有一个为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
(1)没有变化的的东西:从政府机构,军队制度,民众政策,到财政、经济、教育等项政策,大体上都还是十年来的一套,没有起变化。
(2)起了变化的东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两党的内战停止了,全国的抗日战争起来了,这是从西安事变以来中国政局的极大的变化。
五、共同纲领
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2)共产党在八月二十五日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六、现在的任务
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 这个十大纲领,符合于马克思主义,也符合于真正革命的三民主义。这是现阶段中国革命即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初步的纲领,只有实行了它,才能挽救中国。
要实行三民主义和十大纲领,需要实行的工具,改造政府和改造军队的问题。
现在的政府还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不是民族民主的统一战线的政府。三民主义和十大纲领的实行,没有一个民族民主的统一战线的政府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国民党军队的制度不适宜于执行彻底战胜日寇的任务,不适宜于顺利地执行三民主义和革命纲领,必须加以改变。改变的原则就是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
中华民族已处在存亡绝续的关头,只有国共两党亲密地团结起来,只有全国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在国共两党团结的基础之上亲密地团结起来,实行一切必要的改革来战胜一切困难,这是今日中国革命的迫切任务。
完成了这个任务,就一定能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学习笔记:
1)政策和策略,是生命,是前途,是方向,是谋事的灵魂,纲举目张。
弄清楚核心问题,目标方向,就会有具体落实方案的产出,需要取舍,需要改变,需要修正。
2)合,是合作,不是混合,更不是合着各唱各调。必须制定共同遵守实行的规则,划定不可踩踏的红线底界。为对抗共同的敌人、为达到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对各自都会有成效。合作就是力量。
3)今天最喜欢在国际上拉帮结派、组建盟友体系的那个国家,挤压围堵中国的战略空间,抵制中国的影响力,恰似“合众”之术。
当今的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广结善缘,扩充伙伴关系,用的是善意和力量的结合的“连横”之术。
针对那个挑事国家搞的“合众”,中国的“连横”更强、更妙、更光明正大、更灵活机动。
因为“合众”看重的是团结,在于“舍”字,需要有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但现实是,谁愿意舍呢?那个挑头的国家自己愿意舍吗?
而连横就不同,它在于一个“得”字,中国的合作大门敞开着,一带一路,寻求最大公约数,先到先得先优。
最核心的一点,那个挑事国家“合众”之招,是战略纲领的失灵,根本原因是它给世界各地带去的是分裂,是动荡,是战乱,是灾难。而中国“连横”的高明之处,是给世界各地带去的是发展,是铁路,是桥梁,是建设,是和平与繁荣,不搞意识形态,不推销自己的模式。
那个挑事国家到处结盟,但中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只向世界展现和平发展,团结互助,合作共赢。这两套模式谁能笑到最后,全世界都看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