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鬼

(2020-03-08 10:06:10)
标签:

杂谈

  

鬼,这一子虚乌有却又无处不在的精神怪物,历久不衰,经世不灭,中外无一例外。这里说说中国人对鬼的看法,无论是(比如聊斋),还是信、怕、(比如宗教信仰和巫术扮、用(比如戏曲舞台),驱、打、、降鬼(那是道家和少数民族巫师的职责所在)俯首皆是,骂鬼的更是大有人在,由此形成了一套中华独特的鬼文化。我们常把妖、魔、鬼、怪归为一类,它们都是以祸害人类为标志的异类。其实这里面还是有所区别的,妖和怪,都是除人以外的异类,它们除了兴妖作怪以外有时还有点小可爱;魔,则是指那些杀人如麻的嗜血者,心魔,则是指遮蔽了人良知的恶念;而鬼则是人意识当中自己的另一面。在远古时代,由于对世界还缺乏科学的认识,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了以后会变成鬼。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想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且在人死亡时就会离开躯体的灵魂的活动。可以这么说,自从有了文字就有了关于鬼的记载。从甲骨文中看,“鬼”的字形是一个人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恐怖面具与人十分相似。这说明我们的先祖早已把鬼看作是与人关系密切的怪物。就像太极图一样(就是指八卦图中的那条阴阳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溶合、转换。我不是科学家,无法和大家说清楚这个世界上到底是有鬼还是无鬼,但是鬼文化却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了,处处融汇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首先,我们看到大家在心目当中,相信鬼要比肉身凡胎的人更能干更厉害。比如说,有一件技艺精湛的艺术品,有人就会惊叹,真是鬼斧神工;有人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一般人办不到的大事,大家都会称赞道:惊天地,泣鬼神,这里的鬼竟然能和天地、神并列,说明鬼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分量了。在封建社会,当妇女或其他被压在底层的弱势群体,当他们受到欺压的时候,就会面对无力反抗的欺凌者,说出唯一一句能使他们复仇的话:我死后,化作厉鬼也不会放过你,因为人们相信鬼的力量比活人更大。苏州话中有一句话,把有些人能熟练操作一门技术,驾驭一些工作程序的过程叫做老鬼。但有些人本来能熟练办好一件事情,却因为疏忽大意而马失前蹄,这叫老鬼失撇,这里的鬼啊,看来是具有超能力的。但有时候鬼也有能力达不到的地方,形容某人有过人的本领叫:神鬼莫测;做事能滴水不漏,不着一点痕迹叫:神不知,鬼不觉。

其次,我觉得在人们的意识当中,鬼就是人的另一面,超过了正常人生活习惯的就是鬼。例如抽烟上瘾的叫烟鬼,喝酒成瘾的叫酒鬼,见了女色就迈不动腿的叫色鬼,嗜赌如命的叫赌鬼,不怀好意的叫心怀鬼胎,说谎话不打草稿的叫鬼话连篇,故弄玄虚的叫装神弄鬼,行为不光明正大的叫鬼鬼祟祟,总是疑心别人在欺骗他,这叫疑心生暗鬼,总担心会遭别人算计叫疑神疑鬼,把那些坏事做尽的人叫作牛鬼蛇神,苏州方言里有一句话叫作:生病人搭鬼商量——没门。人一时做错了事叫做鬼迷心窍,稀里糊涂就被别人带入了沟里叫做鬼使神差,这里的鬼啊看来是恶的。

再有,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爱到极致时,竟也会以鬼相称。比如老婆往往会将自己的老头子叫作死鬼,苏州人会将自己年龄尚幼的女儿叫作小鬼丫头,而小鬼则是中国南北方对小男孩的昵称。这里的鬼啊好像是蛮可爱的。

还有,我们将那些无理取闹或者怪异的哭声,叫做鬼哭狼嚎;把那些行为猥琐的动作,叫做鬼头鬼脑;把那些相貌丑陋的人,叫做:三分像人,七分像鬼。这里的鬼啊,看来是丑陋的。

这个鬼啊,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是说不清楚了,大家自己判断吧。

2020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