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埃及、土耳其的所见所闻(一)

(2019-05-20 14:18:13)
标签:

杂谈

埃及、土耳其的所见所闻
(一)
现在有一句话叫做: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凭良心说,这句话要是放在几十年前,那还正是认为他是在痴人说梦话。那时候,只见老外来我们国家游玩,哪见我国普通老百姓出国去玩的。可是现在不同了,好像世界各地都有中国游客的身影,现在中国的老百姓结结实实地在国外当了一回老外。今年2月23日我也随团到号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和曾经辉煌一时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进行了一次为期18天的旅游,当然在这里面也到处可以见到中国游客的身影。
我们乘坐的是土耳其航空公司的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登机后,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来到了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接着转机,又经过了近三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到达了这次旅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埃及的首都——开罗。在飞机即将着地的时候,我们从飞机的窗户往下看的景象,简直不敢使人相信,这就是埃及首都的机场。只见机场周边的山坡上矗立的房子就像我国的拆迁场地,停机坪上停着寥寥无几的几架飞机,和刚刚离开的伊斯坦布尔机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于在伊斯坦布尔机场遭遇了一场风雪,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到开罗时导游临时变更了原定的行程,直奔每一个游客到埃及必到的景点,也是埃及文明的象征——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由于埃及金字塔早就闻名于世,当今天我们亲身站立在它的面前,反而没有了原先的那种期待和激动了。早先,导游就不断告诫我们,不要去骑路边的骆驼(因为骑上去是不要钱的,但下来是要钱的,最少50美元,多则100美元。),不要随便去和那些身挂导游证的埃及人搭讪,手机不要随便交给那些人为你拍照,要学会说no……,总之,注意事项很多。果不其然,当我们一进入金字塔景区时,一群埃及人马上就围了上来,一边指着胸前的证件,一边抄着不太熟练的汉语,热情地和你打招呼,“你好”之声不绝于耳。就像我国改革开放早期,在一些旅游景点聚集着一批抄着“哈罗”之声的中国人一样。可能是这些年中国游客不断增长的原因,有些埃及人竟然能用较为流利的汉语和你交流。可能是我们导游的预防针打的及时,因此我们团的游客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于是我们就转向下一个著名的景点——狮身人面像,远观没有图片显示的那么雄伟。据介绍 狮身人面像人面像(又译“斯芬克斯” sphinx)坐落在开罗西南的吉萨大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迹,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哈夫拉的脸型。相传公元前 2611年,哈夫拉到此巡视自己的陵墓——哈夫拉金字塔工程时,吩咐为自己雕凿石像。工匠别出心裁地雕凿了一头狮身像,而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作为狮子的头。在古埃及,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雕像坐西向东,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旁。由于它状如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称呼它。因此我认为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人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结合物,显示了古埃及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水准。这也是埃及人引以为傲的地方,在随后的旅行行程中,无论是在庞贝石柱,还是在帝王谷,或者在国家博物馆,导游都会为这些象征古埃及灿烂文明的文物油然自傲。瞻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后,导游带我们来到了开罗最大的巴扎(就是市场、集市),据导游讲,里面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商品来自中国浙江义乌。市场规模并不大,那些商家的货物类似于苏州玄妙观、山塘街和平江路上的商品。由于没有什么特色的东西,加上旅行的行程刚刚开始,买了东西怕增加负担,故而也就在里面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也就十几分钟。在这里那些商家的汉语水平明显要比金字塔边的埃及人要高,还时不时地学两句中国人的吆喝声“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虽然在我们的眼中,这个市场,并不起眼,但在开罗,看来还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旅游景点,还时常有警察来统计游客人数。
开罗的交通管理和它首都的地位,实在不敢恭维。在有些路段,竟然人、车、骆驼混杂。在驱车前往酒店的途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辆公交车在通过十字路口减速行驶时,一名乘客竟然直接从车内跳下,然后消失在人流之中。显然这不是个别现象,因为,那辆公交车后门一直开着,只要时机合适,乘客可以随时下车。据导游讲,整个开罗只有九个路口有红绿灯,也没有交警。但从所看到的情形,好像交通秩序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混乱,也没有乱按喇叭的现象,我真不知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在以后的行程中,在埃及的滨海城市亚历山大,我们看到了已经使用了百年以上陈旧不堪的有轨电车以及被苏州人称之为“癞团车”(一种简易的三轮机动车)的出租车。
然后,导游带我们去用餐,是埃及人开的中餐馆,六菜一汤,有鸡、有鱼。埃及是伊斯兰国家,是不吃猪肉的,但上来的牛肉,怎么吃也吃不出牛肉味,但大家深知对旅游餐要求也不能过高。吃过晚饭后,入住酒店,竟然要安检,这是我第一次遇到,但既然人家对你的安全负责,我们也就积极地予以配合。这里稍微啰嗦两句,以后在埃及和土耳其的情形大同小异,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一路住的都是由旅行社安排的五星级宾馆,早餐基本上是在宾馆内用的,有时晚餐也在宾馆内用。凭良心说,宾馆内提供的食品,真可谓琳琅满目、花色繁多,不过可口的实在没有。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有兴趣去尝尝一些看来还算诱人的食物。但时间长了,大家已经对如此丰富的食物没有了一点兴趣。有一次在土耳其的某宾馆(我已经忘了宾馆的名字了)为了满足中国游客的饮食需求,在他们提供的汤的容器上竟然用中文赫然写着“中国汤”,其实就是番茄蛋汤,这举措倒是大受中国游客欢迎。午餐基本上是由旅行社在旅途中安排的,在埃及提供的基本上是埃餐,在土耳其就是土餐。因为要有足够的体力来完成还没有结束的行程,因此吃饭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自己有充足的体能而不是享受美味。在十八天的行程中,只有一餐让我记住了,就是土耳其烤肉,其余的实在无法向大家汇报。还有一件让中国游客不习惯的事,就是宾馆不提供开水,有些宾馆在房间内提供电水壶,但是在有些地方的自来水是不能饮用的,好在旅行社每人每天提供一瓶矿泉水,宾馆每天每人也提供一瓶款泉水。但有些宾馆就不提供,就得自己到外面的杂货店去买水了。有些宾馆在餐厅提供开水,有些宾馆对要灌开水的游客还要收费。所以,很多游客是自带电水壶和泡面、榨菜之类的东西的。但水是无法带的,所依只能去买,很多游客在互相交流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烧一碗红烧肉解解馋。
经历了这些林林总总之后,我对旅游忽然有了一个感悟,什么是旅游?旅游就是件自讨苦吃和自寻愉快同时并存的事情。你想,每天四五点钟就得起床,早饭是在你似醒非醒的状态下完成的,然后驱车四、五个小时,从一地来到另一地。特别是对于那些夜猫子、睡懒觉的人来说真是件痛苦不堪的事情。但是当你亲自置身于只有在书本或者其他媒体中才能看到的真实场景时,当你不断地将眼前的美景收入到你的相机或者手机中的时候,那种愉悦的心情是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得到的。
在国际旅游当中,有些是自费项目,这好像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但现在绝对是自愿的,就看导游的口才能否打动你了。在埃及和土耳其各有一次出海的体验活动,由于在埃及的感觉很好,所以到了土耳其的时候再想体验一次,结果由于报名人数不足,只能遗憾作罢。在国内时我曾经有过乘坐海轮的经历,那是从青岛到上海,由于那时是晚上上的船,第二天早上就到上海了,而且一路上风平浪静,所以没有什么感觉。第二次是从威海到大连,时间更短,所以也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出来旅游,既然有此机会,就要好好把握。每人收费75美元,(埃及人自己开玩笑时说,埃及人不喜欢美国,但喜欢美元,不仅自费项目收美元,包括小费也要美元,不收人民币。人民币在埃及上厕所可以用,在土耳其上厕所只收土耳其里拉和美元)这次出海体验感觉真是不错,早上起来,吃过早饭,坐车来到红海边,登上一艘游轮,然后就向海洋驶去,看着游轮尾部翻起的白浪,望着一望无际的碧海蓝天,沐浴着和煦的阳光,顿觉心旷神怡。但有些游客有些晕船,只能闭目养神,真是可惜了大自然如此慷慨的馈赠了。不一会就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红珊瑚区(其实就是海中的一个小岛),换成小机动船,到达岸边。岸边沙滩的细沙松软洁净。这时陆陆续续有许多游轮纷纷到来,沙滩上顿时热闹起来,有些游客还下海体验了一把在大海游泳的感觉,虽然,现在还处在春寒料峭的2月,但海水一点也不觉得凉,看来这里真是一个旅游度假的绝好去处。在这里待了约一个小时,然后启程往回走,在归途中来到一片较为平静的水域,船员们为我们准备了浮潜和海钓的工具。但大家似乎对浮潜不感兴趣,因此就接过海钓的工具开始钓鱼。工具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盘鱼线装上鱼钩和吊坠,饵料就是切碎了的小乌贼。没有钓竿、浮标,全凭手感。不一会就有船员钓上鱼来,引来一阵欢呼。但是钓了好大一会,游客们却还是一无所得。大家正准备放弃的时候,我只觉手头一沉,随手一提竟然吊起了一条海蛇(有点像鳗鱼),由于蛇太小,船员将它放生了。
埃及闻名于世的除了金字塔外就是尼罗河了。尼罗河(Nile)是世界第一长河,源于非洲东北部布隆迪高原,流经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扎伊尔、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等9个国家,全长6600多公里。最终注入地中海,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之一。在开罗的行程中所看到的尼罗河,实在有点令人失望。河水浑浊,河面并不开阔,和苏州的护城河相门段差不多。但来到卢克索,情形就大不同了,这里的河面开阔,河水清澈,河面风很大,旅行社安排我们乘坐费卢卡(Felucca一种挂风帆的游艇)帆船游览尼罗河,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乘坐过的船种不计其数。但在尼罗河上乘坐风帆船还是第一次,感觉和其它的船没有什么区别,但这时船上的埃及小伙子放起了埃及的音乐,然后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以后又邀请船上的女游客一起跳,气氛一下子被烘托了起来,不知不觉船就靠上了码头,尼罗河就这样再次被留在了记忆当中。尼罗河第一次在我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部名叫《尼罗河上的惨案》电影,剧情扑朔迷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里面尼罗河的绮丽风景和神秘的卡尔纳克神庙给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们今天亲身来到这所神庙时,还是被古埃及人的艺术修养和建筑技能所折服。不过,导游告诉我们,电影当中那块从天而降的巨大石块,至今还完好无损地躺在石柱的横梁上。
结束了卢克索的行程后,又返还开罗,参观了埃及博物馆,感觉是馆藏十分丰富,但比较凌乱。据说埃及将在金字塔附近建一新馆,留待以后有机会再来参观吧。第二天,天还未亮,我们就直奔机场,至此,埃及的行程告一段落。
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又一次来到了伊斯坦布尔,开始了未来几天的土耳其之行。无独有偶,我们在土耳其第一天的旅游景点,竟然也是“大巴扎”集市。不过这个集市无论是规模还是商品种类都要比埃及的集市大许多、多许多。集市的两端各设有安检装置,不过也没有那么严格。顾客很多,和在埃及的同样原因,我们成了形成这里繁荣氛围的一份子。晚饭是土耳其的中餐,已经吃了好几天的埃及餐,突然吃到熟悉的家乡味道,真是十分受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