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说苏州人
(六)
东方朔是中国古代一位智者的代表,有人问他:“人到了另一个世界去后,为什么都不回来了?”他答道:“想必是那个世界要比我们这个世界要好,所以大家去后都不愿意回来了。”当然这是一句戏言,但也反映了他敏捷的才思和达观的人生观。苏州人也有一句话叫做“若要享福,鼻头向北”(苏州话“福、北”的元音都发“o”音)按当地习俗,人去世后要在家中设灵堂,将死者头南脚北地安放。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只有死了以后才可以摆脱尘世间所有的烦恼。苏州人还有一句话叫做:“好死不如恶活”。这前后两句话似乎有些矛盾,但从陆游的“死后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一诗所反映出诗人复杂的心情来看,明知死亡对于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也是一种解脱。但人来尘世一场,临终之时,“眼唳漱落落,两头掉弗落”,总觉得还有许多未了之事而不愿撒手人寰。所以死不瞑目的现象,需要他人来帮助解脱,苏州人的人生观由此可见一斑。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苏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种传统从思想上可以说是传承至今。但怎样的行为才算是孝顺,在认识上到行为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苏州人对那些家有丁忧而丧事弥费之举往往不以为然,对那些平时不好好对待老人,但等老人去世后却呼天呛地,大发丧事更是侧目而视。而普遍认为:“活勒浪待得好点么,才有哉”,这是一种现世的孝道观,而那些呼天抢地之辈所持的是来世观,这两种不同的人生观的区分点,就在于一个是利他主义而另一个是利己主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