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校课题成果 |
关于化学调查问卷的总结
一、问卷情况汇总。
这个班共有40名学生。现将学生的问卷答案汇总如下:
1、你喜欢化学吗?
A很喜欢(8人)
A、
很喜欢(13)
3、你喜欢化学实验吗?我
4、我总是积极地回忆化学课上学过的东西:
5、上化学课时,对一个问题不理解时,我
6、至于我是如何学化学的,坦白地说,我:
7、上化学课时,我:
8、你害怕答错问题吗?我
9、与其它课程相比,我喜欢化学的程度:
10、我发现学习化学:
第二部分:
1、上课时,你认真听讲的状态可以保持多久?我
2、下面情况中,会使我化学课听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是:
3、同学们听课有各种不同的听课方法,我的化学听课方法是:
4、关于复习化学,我:
5、我化学学科的复习方法是:
A、把学过的内容看一遍
6、学化学时,我对作业和复习是这样安排的:
7、我是这样完成化学作业的:
8、每次化学测试后,我:
9、有关学习化学的方法,我:
10、方法对于学好化学的重要性,我的看法是:
第三部分
1、和教其它课程的老师相比,我:
2、坦白地说,我的化学老师:
3、对于化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我:
4、下列题目测量你对化学课的看法,选项的两端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中间1-5是个程度变化过程,从肯定到中立到否定。
12345很危险较危险既不危险,也不安全较安全很安全如果你选④,则表示是较安全的。请按此例选出你对化学课的看法(在选中的数字上打〇)
二、针对调查问卷的总结
为了真实的反映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本次调查活动,学生不必写自己的名字,因此调查的结果比较客观。我们主要反思和探讨了以下问题:
1.
从问卷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不高,比如试卷第一题选择喜欢化学的只有8人,选择不喜欢的8人,24人态度一般。正是由于缺乏好学之心,所以很多同学不善于总结学习方法,比如38人几乎没有或偶尔回忆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对于不理解的问题2人不去管它,34人只有在考试前才去寻求帮助,有关化学的学习方法32人至今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关键的是在第三部分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学生没有在课堂上,没能从学习中获得“令人愉悦”的身心体验。化学在他们的印象中是“乏味的、单调刻板的、令人不快的”。
2.针对调查的反思。
以上问题的形成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至今仍有市场的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实在难辞其究。
1)教与学相脱节:只有教师的“教案”,无学生的“学案”;只写教师要讲的,少写学生要练的,课堂上教师一味的讲,全然不顾学生学的如何。
2)海战术:所选习题量大、难度高,课上教师只讲题,课后学生再做题,未能充分发挥例题的总结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开发学生能力的功能
3)学活动:教师不是当好“导演”,而是充当“演员”,学生则当“听众”,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无思独立考活动,没有生动的竞争学习和快乐的协作学习。
4)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不停的填充,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至于学生掌握如何心中无数,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 ——粉笔+黑板,未能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投影、电脑和直观教具的教学功能,课堂容量小,教学节奏慢,效率低下。
三、坚持课题研究既定方案,开展实践探索。
1.
按照教育价值的定义,化学教育价值有两种含义:(1)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它讨论社会对化学教育的需要或蓝图规划问题,化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实现哪些价值,即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什么”。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明确指出,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进行思想品德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化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它讨论怎样的教学活动才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从化学教育的整体过程看,化学教育实践有活动目标和活动手段需要研究,所以必然包括化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策略这两个价值子系统。
2.
新课程改革提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堪称全新的“素质教育”。它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两者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2)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4)从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5)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6)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7)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贯彻新课程改革的任务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兼顾不同学生间的差距,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