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61:止战之殇
(2009-02-08 01:42:00)
标签:
刘演新市兵救兵尸首林兵文化 |
分类: 嗜血的皇冠(刘秀) |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61
止战之殇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有几个少年,不曾有过如此豪壮的梦想?拜将封侯,领铁骑千万,纵横天下,掌中剑,胯下马,黄沙百战穿金甲。驰骋疆场罢,杀人乱如麻。
然而,从来没有一个少年会这样说:我的梦想是作为一名士兵,勇敢地冲入敌营,未及杀一人,自个先毙命,只要能成为一具荒凉的尸首,就已是最大的满足。
而事实上,这些少年一旦上了战场,他们沦为尸首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成为将军。然而少年们不管,在梦想中,他们总偏执地相信自己有着金刚不坏之身,而刀剑也都长着眼睛,不会伤到自己,只会杀死敌人。
是的,他们不曾上过战场,也未曾感受过战争之残酷。关于战争,古希腊诗人品达有诗云:
“未亲经者,闻战而喜;曾身历者,闻战则悲。”
诚然,当这些少年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看多了残肢断臂,见惯了尸横遍野,他们这才能真的体会到战争之恐怖、生命之脆弱,于是热血开始冷却,幻想逐渐破灭。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然而,大部分人终究只是普通人,你能指望他们有多勇敢?你又如何能够强求他们必须勇敢?一将功成万尸枯,所谓的战神,就牺牲者而言,又何尝不是战魔?
英帅威灵顿公爵,滑铁卢一役大败拿破仑,名扬全欧洲,而凯旋之后,他却伤感地叹道:战争中有两事最惨,首先是打了败仗,其次是打了胜仗。
无论胜败,必将有无数性命因此死去。必使无战乎!然而,对刘縯来说,无战根本不可能,官兵必将乘胜追击,要将他所率领的汉军剿灭干净。即使官兵愿意停战,而他也必将主动求战,只有战争,才能推翻王莽、重建汉室。他无意作道德上的喟叹和呻吟,他唯一的选择便是继续战斗。天下无战,是必须在所有的仗都打完之后。
刘縯的这些部下,此前并无多少战争经验,惨败之后,不免恐战厌战,士气极其低落。新市兵和平林兵更是扬言散伙,大家各奔前程拉倒。而这正是刘縯最为担心的,新市兵和平林兵一旦散去,那就真的只能坐以待毙了。刘縯苦劝两军留下,然而今非昔比,胜利了,自然什么都好说,失败了,尤其是一场惨败之后,新市兵和平林兵的首领们,立即对刘縯失去了信心。王匡更是直言不讳,将责任全部推到刘縯身上,如果不是他轻敌冒进,怎会有这一场惨败!
刘縯不能反驳,只能苦劝道,如果分开,那就大家全部完蛋,只有抱成团,才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王匡冷笑着反问道,我军折损过半,而甄阜、梁丘赐则又增兵五万,共有精兵十万。本就不敌,加以我消彼涨,敢问你何以抵挡?
刘縯沉吟良久,这才说道,无论如何,请诸君容我数日,看看能否搬来救兵。如果搬不来救兵,听凭诸君自便,刘某绝不敢强留。
王匡和诸首领一番商议,拍案道,好,我便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一过,倘无救兵,那便大家两不相干、各奔前程。
三天时间,又能期待什么奇迹呢?然而还好,上帝关上一扇门,必同时打开一扇窗。
止战之殇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有几个少年,不曾有过如此豪壮的梦想?拜将封侯,领铁骑千万,纵横天下,掌中剑,胯下马,黄沙百战穿金甲。驰骋疆场罢,杀人乱如麻。
然而,从来没有一个少年会这样说:我的梦想是作为一名士兵,勇敢地冲入敌营,未及杀一人,自个先毙命,只要能成为一具荒凉的尸首,就已是最大的满足。
而事实上,这些少年一旦上了战场,他们沦为尸首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成为将军。然而少年们不管,在梦想中,他们总偏执地相信自己有着金刚不坏之身,而刀剑也都长着眼睛,不会伤到自己,只会杀死敌人。
是的,他们不曾上过战场,也未曾感受过战争之残酷。关于战争,古希腊诗人品达有诗云:
“未亲经者,闻战而喜;曾身历者,闻战则悲。”
诚然,当这些少年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看多了残肢断臂,见惯了尸横遍野,他们这才能真的体会到战争之恐怖、生命之脆弱,于是热血开始冷却,幻想逐渐破灭。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然而,大部分人终究只是普通人,你能指望他们有多勇敢?你又如何能够强求他们必须勇敢?一将功成万尸枯,所谓的战神,就牺牲者而言,又何尝不是战魔?
英帅威灵顿公爵,滑铁卢一役大败拿破仑,名扬全欧洲,而凯旋之后,他却伤感地叹道:战争中有两事最惨,首先是打了败仗,其次是打了胜仗。
无论胜败,必将有无数性命因此死去。必使无战乎!然而,对刘縯来说,无战根本不可能,官兵必将乘胜追击,要将他所率领的汉军剿灭干净。即使官兵愿意停战,而他也必将主动求战,只有战争,才能推翻王莽、重建汉室。他无意作道德上的喟叹和呻吟,他唯一的选择便是继续战斗。天下无战,是必须在所有的仗都打完之后。
刘縯的这些部下,此前并无多少战争经验,惨败之后,不免恐战厌战,士气极其低落。新市兵和平林兵更是扬言散伙,大家各奔前程拉倒。而这正是刘縯最为担心的,新市兵和平林兵一旦散去,那就真的只能坐以待毙了。刘縯苦劝两军留下,然而今非昔比,胜利了,自然什么都好说,失败了,尤其是一场惨败之后,新市兵和平林兵的首领们,立即对刘縯失去了信心。王匡更是直言不讳,将责任全部推到刘縯身上,如果不是他轻敌冒进,怎会有这一场惨败!
刘縯不能反驳,只能苦劝道,如果分开,那就大家全部完蛋,只有抱成团,才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王匡冷笑着反问道,我军折损过半,而甄阜、梁丘赐则又增兵五万,共有精兵十万。本就不敌,加以我消彼涨,敢问你何以抵挡?
刘縯沉吟良久,这才说道,无论如何,请诸君容我数日,看看能否搬来救兵。如果搬不来救兵,听凭诸君自便,刘某绝不敢强留。
王匡和诸首领一番商议,拍案道,好,我便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一过,倘无救兵,那便大家两不相干、各奔前程。
三天时间,又能期待什么奇迹呢?然而还好,上帝关上一扇门,必同时打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