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32:躬耕养志
(2008-11-21 11:00:10)
标签:
曹三公子曹昇人文/历史刘秀文化刘伯升 |
分类: 嗜血的皇冠(刘秀) |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32:
躬耕养志
且再关注刘秀。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属于刘秀的时刻尚未降临,他暂时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蛰伏。算起来,从刘秀返回舂陵到他准备起兵,中间有将近五年的时间。关于此一时期刘秀的所作所为,史册记载甚是简略,加上我当时不在现场,我在忙别的事情,因此只得三两事迹可供钩沉。
刘秀在太学时,已经展现出他杰出的商业才能。然而,待他回到老家,却自废武功,弃商贾而不顾,安心地做起了农夫。
刘縯成天忙着任侠养士,从未认真料理过家中的田地,以至多有荒芜。刘秀将田地接手过来,亲自耕种,日出而作,日落不息,虽然辛勤劳苦,却也甘之如饴,悠然有终老陇亩之意。
苟有大才,自当无往而不利。刘秀以宰割天下之智,周旋于数顷之田,只在一年之间,便已大获丰收,并非多收了三五斗,而是多收了三五百石。消息传出,等刘秀下季播种之时,便有附近农夫前来取经偷师。
古时播种颇有讲究,以为必须口出秽语,如此播之则茂。也就是说,你得一边撒种,一边口中讲脏话,说荤段子,句句不离男女敦伦之事,种子听了这些话,就会变得很激动,很亢奋,就会奋发生长,出落得饱满茁壮。虽然听上去有些迷信,但其实和今天让庄稼听莫扎特的交响曲是一个道理,催化感应而已。我们不妨设想,每到播种时节,脏话此起彼伏,春情涌动田野,该是怎样的壮观!
农夫们满心以为刘秀一定是在播种时使了什么秘诀,他一定藏着别人从没听过的荤段子,要么就是对种子和土地念了什么咒语。然而,农夫们很快就发现,刘秀播种之时,神情严肃,嘴唇紧抿,根本就不出声。这让农夫们很稀罕,认为刘秀暗中作弊,他一定有在心中默念咒语,怕咱们偷学了去。总之,他一定还是念了咒语,不然,他收那么多粮食,究竟该如何解释?
见刘秀钟情耕作,刘縯心中大不以为然。虽然刘秀未曾提起他在太学的经历,但他南阳驻京办主任可不是白当的,经常有南阳的官吏豪强前来拜访刘秀,刘秀虽欲逃名,不可得也。刘縯知道刘秀在长安的风云往事之后,对刘秀刮目相看,很想将他引入自己的事业,如此人才,又是亲弟弟,虚掷了实在可惜。刘縯时常劝谕刘秀,种田能有什么出息?刘秀笑而不答。刘縯久劝无功,有一次干脆斥责刘秀道,农夫、山泉、有点田,你就满足了?
刘秀笑笑而已,并不反驳,他从来不反驳他的大哥。
谁说种田就没有出息?出息大了。随着天下流民四起,饥荒蔓延,米价跟着疯涨,洛阳以东,米价贵至一石二千钱,相比秦汉时期正常的米价一石一百二十钱,狂飙了近二十倍。刘秀丰收之后,往来贩卖,很是发了一笔肥肥的国难财。
刘縯任侠养士,花费甚巨,常为金钱所苦。刘秀赚来的这些钱,正好派上用场,使得刘縯经济上大为宽裕,养起士来,也更加有了底气。
饶是如此,刘縯还是为刘秀惋惜,觉得这弟弟胸无大志,注定难有作为。如果他刘縯立志要作刘邦的话,那刘秀就是刘邦那个不争气的兄弟刘仲,只知道持家务农、埋头种地。
作为姐夫,邓晨也在默默地观察着刘秀。他知道,刘秀绝非甘为农夫,其志气固高远莫测也。尤其是那次他和刘縯、刘秀三人去宛城算过命之后,他对此越发确信无疑。
躬耕养志
且再关注刘秀。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属于刘秀的时刻尚未降临,他暂时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蛰伏。算起来,从刘秀返回舂陵到他准备起兵,中间有将近五年的时间。关于此一时期刘秀的所作所为,史册记载甚是简略,加上我当时不在现场,我在忙别的事情,因此只得三两事迹可供钩沉。
刘秀在太学时,已经展现出他杰出的商业才能。然而,待他回到老家,却自废武功,弃商贾而不顾,安心地做起了农夫。
刘縯成天忙着任侠养士,从未认真料理过家中的田地,以至多有荒芜。刘秀将田地接手过来,亲自耕种,日出而作,日落不息,虽然辛勤劳苦,却也甘之如饴,悠然有终老陇亩之意。
苟有大才,自当无往而不利。刘秀以宰割天下之智,周旋于数顷之田,只在一年之间,便已大获丰收,并非多收了三五斗,而是多收了三五百石。消息传出,等刘秀下季播种之时,便有附近农夫前来取经偷师。
古时播种颇有讲究,以为必须口出秽语,如此播之则茂。也就是说,你得一边撒种,一边口中讲脏话,说荤段子,句句不离男女敦伦之事,种子听了这些话,就会变得很激动,很亢奋,就会奋发生长,出落得饱满茁壮。虽然听上去有些迷信,但其实和今天让庄稼听莫扎特的交响曲是一个道理,催化感应而已。我们不妨设想,每到播种时节,脏话此起彼伏,春情涌动田野,该是怎样的壮观!
农夫们满心以为刘秀一定是在播种时使了什么秘诀,他一定藏着别人从没听过的荤段子,要么就是对种子和土地念了什么咒语。然而,农夫们很快就发现,刘秀播种之时,神情严肃,嘴唇紧抿,根本就不出声。这让农夫们很稀罕,认为刘秀暗中作弊,他一定有在心中默念咒语,怕咱们偷学了去。总之,他一定还是念了咒语,不然,他收那么多粮食,究竟该如何解释?
见刘秀钟情耕作,刘縯心中大不以为然。虽然刘秀未曾提起他在太学的经历,但他南阳驻京办主任可不是白当的,经常有南阳的官吏豪强前来拜访刘秀,刘秀虽欲逃名,不可得也。刘縯知道刘秀在长安的风云往事之后,对刘秀刮目相看,很想将他引入自己的事业,如此人才,又是亲弟弟,虚掷了实在可惜。刘縯时常劝谕刘秀,种田能有什么出息?刘秀笑而不答。刘縯久劝无功,有一次干脆斥责刘秀道,农夫、山泉、有点田,你就满足了?
刘秀笑笑而已,并不反驳,他从来不反驳他的大哥。
谁说种田就没有出息?出息大了。随着天下流民四起,饥荒蔓延,米价跟着疯涨,洛阳以东,米价贵至一石二千钱,相比秦汉时期正常的米价一石一百二十钱,狂飙了近二十倍。刘秀丰收之后,往来贩卖,很是发了一笔肥肥的国难财。
刘縯任侠养士,花费甚巨,常为金钱所苦。刘秀赚来的这些钱,正好派上用场,使得刘縯经济上大为宽裕,养起士来,也更加有了底气。
饶是如此,刘縯还是为刘秀惋惜,觉得这弟弟胸无大志,注定难有作为。如果他刘縯立志要作刘邦的话,那刘秀就是刘邦那个不争气的兄弟刘仲,只知道持家务农、埋头种地。
作为姐夫,邓晨也在默默地观察着刘秀。他知道,刘秀绝非甘为农夫,其志气固高远莫测也。尤其是那次他和刘縯、刘秀三人去宛城算过命之后,他对此越发确信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