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血的仕途——古时作官何其难[250]

(2007-08-23 09:20:03)
标签:

人文/历史

曹三公子

流血的仕途

李斯

历史

文化

分类: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咸阳市中叹黄犬, 何如月下倾金罍?
  李斯篇
  第两百五十部分
  
  拿来主义
  
  要了解嬴政的第三拳,则我们有必要先从爱因斯坦说起。
  
  爱因斯坦,二十六岁发表狭义相对论,三十六岁发表广义相对论,将物理学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此后的爱因斯坦,直到七十六岁辞世,四十年中,却再也没有贡献出可与他年轻时相媲美的成就。难道是他放弃了物理学?
  
  不,他没有放弃,相反,他穷尽后半生,试图寻找到大统一理论——物理学的终极目标,全人类的终极挑战。
  
  大统一理论,作为所有物理学家的梦想,它不是要统一某个具体的国家,而竟是要统一整个宇宙。一旦成真,则上帝造物的秘密将被彻底破解,粒子、原子、分子、生物、天体等一切宇宙物质的本质,都将被一种极简短精辟的数学公式描述出来。一切的力,一切的物理现象,都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释。借用Led Zeppelin乐队那首著名的歌曲之名,大统一理论,便是Stairway to heaven。
  
  爱因斯坦失败了,海森堡失败了,在追求大统一理论的路上,无数天才科学家都失败了。然而,只要还有人在仰望星空,对大统一理论的追求便不会停止。道之所在,虽有去无回,吾往矣。
  
  上溯战国,于诸子百家中,有一个独特的学说,差可视为大统一理论的先行者,即阴阳五行学说,其创始人业已不详,而将其发扬光大,则是在齐人邹衍的手上。
  
  所谓阴阳,统辖天地、昼夜、男女等自然现象,以及尊卑、动静、刚柔等抽象观念。所谓五行,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与其作用,统辖时令、方向、神灵、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等,以至于帝王的系统和国家的制度。(注)
  
  由此,宇宙的万事万物,因果祸福,无不服膺于阴阳五行的运行和掌控。
  
  姑且不论此理论正确与否,你得承认,在这种浪漫的狂想中,自有一种简洁凝练之美。对当时人而言,此理论足以自圆其说,甚至流露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阴阳五行高高在上,运转不息,世间的一切,皆可从中推导而出,是以无须迷惘,不必忧伤,只需委心任运,随波去留。
  
  阴阳五行学说在政治上的应用,则为“五德终始说”。其大意是,天子之所以能成为天子,是因为他得到了五行中某一行的德。比如说,大禹开创夏朝,是因为他得了木德。后来,商汤得了金德,金能克木,所以他能灭亡夏朝,开创商朝。这个规定是严格的,商汤缺德自然不成,商汤得了别的德,比如火德、水德什么的也不成,商汤要灭夏,便必得金德不可。
  
  邹衍生活的年代,距离嬴政统一天下不过数十年。其学说一经推出,在燕齐王室及其弟子的推波助澜之下,迅速流传开来,信徒甚众。
  
  再说秦国,最早只是周王朝的一个附庸,地处西北边陲,以替周王室养马为业,地小国弱,何以能最终从众多诸侯国中脱颖而出,取周朝而代之呢?嬴政欠天下子民一个合理的解释。
  
  后人多事,替嬴政总结了许多原因,譬如秦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强大的人才和军事优势,超群的综合国力,六国自己不争气等等。殊不知,对嬴政来说,这些原因只适合关起门来自家总结,却不能冠冕堂皇地说给老百姓们听。
  
  他要么不解释,一旦解释,便要让所有人哑口无言、心悦诚服。
  
  五德终始说,正好满足了嬴政的需要,于是采用拿来主义,如是解释道:周为火德。当年秦文公出猎时,擒获黑龙,表明秦为水德。水能克火,秦代周而兴,乃是顺天承运,正如传国玉玺所刻:受命于天。何须多言!
  
  按照五德终始说,既然秦得水德,在制度和行事上便要顺应水德。
  
  水,四时为冬,北方,黑,终数六。
  
  冬季始自十月,于是改以十月为岁首。
  
  礼服、旄旌、节旗,皆用黑色。
  
  数则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如果奥运会在那时的秦帝国举行,其开幕时间不用多想,一定也会是在六月六日六时六分六秒。
  
  又,水主阴,阴刑杀,故行事须刚毅戾深,急法刻削,毋仁恩和义。这对于以法家治国的嬴政来说,更是正中下怀。
  
  嬴政选择五德终始说,虽出于个人需要,但也应有其他方面的深远考虑,譬如文化上的笼络,对六国尤其是燕齐两国人心的因应等等,此处自然也不必细表。
  
  注:此段可参见顾颉刚先生所著《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