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8月7日,新浪视频访谈内容(一、李斯是一个非常有梦想的人)

(2007-08-08 16:31:22)
标签:

人文/历史

2007年8月7日,新浪视频访谈内容(一、李斯是一个非常有梦想的人)
 
    8月7日,《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作者曹昇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曹昇对于千古第一丞相李斯的研究,自司马迁以降,历代史学大家都囊中羞涩,止步于李斯的神秘与复杂。曹昇以六十万字恢弘巨著,复活了这位传奇人物,让李斯、秦始皇、吕不韦、韩非子这一个个乱世枭雄扑面而来,重演两千多年前风云际会的历史盛卷。
 
 
精彩语录:

  李斯这个人拔高一点说的话,也是千古一相级别的人了。他站在皇权社会的开端,从他和秦始皇开始咱们国家已经没有封建社会了,开始走向皇权社会,他就是皇权社会的缔造者,挺显赫的一个人。然而他地位又挺低的,这种反差很多人感兴趣,我也挺感兴趣。

 

   写中国历史,我觉得这是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对本朝历史的一种尊重,对祖先的一种敬仰,一种神往。还有就是得有感情的投入,不是说挖坟墓,不是挖史书,我们是感受历史。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我们非要用冰冷的东西寻找那些冰冷的真相,有时候真相对我们来说其实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一些感受、一些感悟,我们从中得到的很多情感上的升华,在境界的一些提升,我觉得这个更重要一些。

 

以下是聊天记录:

 

  主持人:新浪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做客的是《流血的仕途》作者曹昇

  曹昇: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UC绝对现场这么多朋友一直在这里等待。曹昇的新书《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出版应该有一段时间了?

  曹昇:7月份上市,一个月左右。

  主持人:现在反响怎么样?

  曹昇:读者的反响好像还行吧,因为我现在还在写,所以很多事情我也没有特别去关注,我还是专心写我的文章比较好。

  主持人:屏幕上有一些网友提到了“曹三公子”。

  曹昇:对,这是我在“天涯”时候用的网名,大概用了一年多,可能大家也叫惯了。

  主持人:为什么当时会取这样一个笔名呢?

  曹昇:真的说不好,反正就随便想了一个就写上去了,也许有些人说曹植,我现在自己都说不上来,注册挺早的,三、四年了。

  主持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曹昇:我觉得还算好听,然后就用了。

  主持人:《流血的仕途》有人觉得它的定位很模糊,你觉得它是一本史书吗?

  曹昇:它应该是一本“伪史书”(笑)。我觉得是历史小说,但是这个小说不是说特别没谱的那种胡编乱造,很多时候如果比较熟那段历史的读者,他会看到我在那些方面的努力,比如说这两个事中间是空白的,然后我通过自己的想像把这个空白填满,然后看上去还挺合理,不是说真的一点逻辑都没有。如果是用我小说里边那个情节的话的确是挺能贯穿起来的,这就是我一直挺努力的一个目标,但整体上我觉得还是一个历史小说。

  主持人: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你的语言很与时俱进(笑)。比如说吕不韦很有钱,是说吕不韦不是很有钱,是相当的有钱。像这样的语言你会不会担心它过时?现在你觉得看着挺好,过几年呢?

  曹昇:因为网络是挺即时性的一个东西,因为它本身就是连载,你刚才说的那句话我记得刚好是去年春节还是什么时候,宋丹丹的小品里出现过的语言,当时写到这段的时候脑子里就窜出这么一个念头就顺便用进去了,后来我想想大家也都能看明白,那我就不改了,书上也就是照样,也没删,我希望可能再过个两三年很多人就看不明白这个事了,可能到时候还是会调整的吧。

  主持人:你一直对历史很感兴趣吗?怎么会选择李斯这样一个人物来写?

  曹昇:其实一开始我对历史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也不能说我写了这本书就对历史特别感兴趣。我觉得历史的作用是挺能安慰人的,当你在特别失落的时候、迷茫的时候,你可以到历史里边去,这就是中国的好处,它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两千多年的前史,在这个长河里面你可以找到很多温暖的东西、光明的东西,不像美国三百年,说起自己的老祖宗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我觉得这是中国挺好的一个地方,也是咱们中国人挺值得骄傲的一个地方,就是咱们历史特别长。当我写这个的时候,其实我那段时间特别郁闷,然后琢磨,没事就翻翻古书,也算是我也不知道应该叫什么,就是去寻找点什么东西。

  主持人:所以找到了李斯,为什么?李斯身上有让你感觉很温暖或者很上进的地方吗?

  曹昇:李斯只是我众多选择之一,一开始我也想过写朝代什么的,后来想想觉得还是写一个人比较有意思。

  主持人:人去带动历史。

  曹昇:对,就像两万五千里长征我重新走一遍,像李斯也挺长寿的,你把他的人生重新走一遍,挺有意思的,另外李斯这个人拔高一点说的话,也是千古一相这种级别的人了,他是站在皇权社会的开端,从他和秦始皇开始咱们国家已经没有封建社会了,就开始走向皇权社会,他就是缔造皇权社会的缔造者,挺显赫的一个人,然后他地位又挺低的,这种反差挺多人都挺感兴趣,我也挺感兴趣。

  主持人:所以很多人看了曹昇的这本书,觉得这本书很励志,很让人上进,当然很多人还是会把它当成一个长篇小说来读,你觉得你对这本书的定位呢?

  曹昇:我很多时候都是在按《三国演义》的路子在写,当然很多读者觉得瞎扯,一点没看出来,这也有可能,但是我的确是这种感受,《三国演义》也有很多地方,就像《赤壁之战》作者加了很多东西,给人的感觉反而比史书上更活灵活现,人物也栩栩如生。

  主持人:对,我看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

  曹昇:我想写像《三国演义》这种的。起初的想法很简单。

  主持人:北大著名的教授孔庆东 对你的评价很高,说看到曹昇这样一个七十年代后的作家,觉得是国之大吉,你对这个评价怎么看?

  曹昇:我觉得这个非常不敢当,我就是偶尔写了一本书,我觉得不能太夸大,自己还是要清醒,书还在写,我反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吧,能写什么样写什么样,也不能说有太多非分之想,那你会越写越糟糕的,还是单纯一点好。

  主持人:跟孔教授交流过吗?

  曹昇:没见过他。

  主持人:那你当时知道他对你有这么高的评价吗?

  曹昇:有人告诉过我,我听了吓一跳,这有点儿“离谱”,当然我挺荣幸的他这么讲,还是挺不敢当的,挺慌恐的。

  主持人:潘石屹你这本书的推介,说不但是在讲历史,讲智慧,更是在讲人性。他们对你的书都有很高的评价。有没有非议?

  曹昇:其实非议也会有一些,是讲得特别具体的一些非议,比方说指出我技术上哪儿不对。

  主持人:技术上?

  曹昇:就是说写作技巧,说你这个字用错了,你文理不通,病句,从技术上的恶评挺少的,这些反而能促进我的写作。如果大家都说好其实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你很容易找不着北,你真以为自己是谁呢,挺危险的。

 

  主持人:你觉得关于历史的写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曹昇:就像写中国历史,你首先得是个中国人,你对你祖先们发生的人和事有一种最起码的敬意,你不要觉得好像看美国史一样看中国史,这肯定不对的,你要体现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祖先也在那个时代,只是说或许他们没写在史册里面,但是他们跟那些人也非常有关系,我觉得这是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对本朝历史的一种尊重,对祖先的一种敬仰,一种神往。还有就是得有感情的投入,不是说挖坟墓,不是挖史书,我们是感受历史。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我们非要用冰冷的东西寻找那些冰冷的真相,有时候真相对我们来说其实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一些感受、一些感悟,我们从中得到的很多情感上的升华,在境界的一些提升,我觉得这个更重要一些。

  主持人:那你在写李斯这个人物的过程中,你觉得在情感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最受感动的东西是什么?

  曹昇:在这个书里面因为李斯的很多东西不是史书上有的,我相信读者也能分辨出来,是我赋予他很多特质的,就是说在李斯身上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梦想的人,特别不甘心平庸的一个人,我比较欣赏他这一点,就是有梦想,而且他的梦想不是说普通的梦想,像我们现在很多人的梦想就是五子登科,我有大房子、大车什么的。他这个不是,他的梦想就是成为所有人的梦想,像一首歌一样,他的梦想就是让别人再来梦想成为他,他需要成为不朽的人物,他要走入史册,不是说我只要满足我活着这几十年的一个短暂的存在,而是我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我是所有时代的人,我的光芒不光是要闪耀在这一个时空里面,它可能是所有的时空都摆脱不了他的影响,他把自己设定在一个去追求神的这么一个角度,天神远了,已经不能再跟上他了,但是他也要去追神,就是半人半神的境界,这就是他的梦想。

  主持人:所以大家在看你书的时候,觉得李斯这个人物很活,很熟悉,很亲切。

  曹昇:对,奋斗的过程大概都是相似的,很多年轻人在李斯身上能够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那些挫折,那些屈辱,包括那些不甘心都会有,可能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的一个原因吧。

  主持人:而且经过曹昇这么一写李斯,可能很多人都会把李斯当做他的偶像了,觉得特励志,而且他的目标,你刚才都讲李斯都近乎是一个半神半人的人物了,但其实在大众文化中的李斯可能不太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曹昇:对,因为史书我们的资料是非常有限的,就是因为它有限,所以说它反而变得特别多,少就是多了。

  主持人:大家都想像它是什么样的。

  曹昇:每个人都会对这有限的资料进行他自己的解读,结果每个人对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写了这么多字也就是表达了我对李斯的一个看法,只是我个人的主观。

  主持人:你敢说你写的这个李斯跟历史上的李斯最接近吗?(笑)

  曹昇:最接近我不敢说,但的确他年轻的时候应该是有过这些喜怒哀乐,肯定是有的,就是作为一个正常人的角度去看的话,至少我把他的情绪表达出来了,我不是把他当成一个死去的人对待,很多时候我就觉得他就在身边一样。

  主持人:我们今天访谈是一个互动性的,有一位网友想通过UC绝对现场上麦直接视频跟你说两句,好吗?

  曹昇:别骂我就行(笑)

  主持人:好,有请这位网友。

  网友:你好!

  曹昇:你好!

  网友:我今天看了预告,说曹三公子要带着他的力作《流血的仕途》来做客访谈,非常感兴趣,因为以前接触过一本书,类似是这样的题材,它的名字叫《水煮三国》,也是用历史的人物做一些管理方面的讲述,然后我就看了这本书的简介,好像是励志,就是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的那种,好像李斯这个人带着满身的抱负来到这个国家,都三十多了也没有得到什么成果,最后经过非常艰苦的一些历程取得了成功,所以我觉得这个书非常有它的价值,就是鼓励咱们每个人去创业,或者是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目标,怎么样经历一些磨难。

  曹昇:个人认为跟《水煮三国》完全是两码事,因为把历史庸俗化,硬往管理上套,我觉得真的挺迎合市场的,我不太爱干这事,也不喜欢别人干这事,我觉得特无聊,历史这么去折腾没什么意思,也对不起咱们祖宗。

  主持人:我觉得现在很多小说喜欢说误读,或者刚才你说的这种,把历史往管理或者现在咱们最关注的一些事情上面靠,有点象戏说。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曹昇:其实我不太能够评价读者去怎么读我的书,我也不能替他们拿主意,他们爱怎么读我觉得是他们的自由,如果他从中读出他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是挺好的事,他也许能从中获得那么一点点有用的东西,可能真的他从中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这点有用的东西他得到很实际的好处,我觉得那也让我挺高兴的。

  主持人:反正只要读书的过程中他有所受益就好?

  曹昇:对,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特别了解你,你想说什么他都知道,哪怕是你那个字里行间之外的东西他也能一眼就看出来,这个不现实,作者也不能这么奢望读者,能看多少就看多少,或者每个人看的,你可能没想表达的意思有些读者就能看出来,而且甚至他会把你看得比我实际写的要深,要远,那是读者的再创造,这种读者我觉得他就特别牛。

  主持人:他在看书的时候拔高了你的思想?

  曹昇:他把我本来没想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他是会看到很多,很全,很远,这种读者很厉害。

  主持人:我想像一下,如果李斯他放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曹昇:这个挺难讲的,有些时候宿命地讲还真是时世造英雄,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也没有一个所有的时空都能够成功的人物。像李斯咱们也不能太贴近现代了,有些东西不能说嘛,我觉得他基本上还是能成功的。

  主持人:他成功具备了哪几个条件?从现代社会来讲?

  曹昇:首先他的教育挺好,然后他的野心很大,他的想象力很丰富,第四,他天赋很好。第五,他的体魄也行,他很长寿,这都是很重要的,你要做一个伟大的事业这几点你都不能少,李斯都具备了,但是他也挺惨的一开始,这个我觉得都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人他希望一出生就一帆风顺,有些人就想打拳击样被对手揍几下才能清醒,所以他要吃很多很多苦才能珍惜一些东西,他的目标在哪里,如果他没有吃过这些苦他就挺迷失的,吃过这些苦他就特别能了解我要什么,我应该怎么做。

 

 

由小编转自http://book.sina.com.cn/author/2007-08-07/175621920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