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艺术是什么?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审美不是什么高深的哲学,而是生命的自然属性,无论是早期的刻符,还是流传的民谣,趋向美,是动物之本性,这与生存与满足不是一回事。
审美是需要付出艰辛的,但动物依然乐此不疲,可见审美的力量来自于生命,这种动力就是对快乐的追求。生命为快乐而生,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审美之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好的艺术总是能找到自然和生活的影子,艺术不是对自然的加工,因为自然过于美好,人不可能创造出比自然更加繁复的东西,所以人只好模仿、简化自然,形成一种类似符号般的创造物。所谓艺术高于生活只是以人自己的审美眼光而言的,任何一个美丽的鹦鹉图片都不如鹦鹉本身吸引异性鹦鹉。
这就是艺术的第二属性——符号化的人的创造物。符号化是艺术的基本属性,但发展到一定阶段,符号失去了其依照的自然本体,而游离于自然之外。将某一种艺术形式归纳,异化,从而脱离了艺术对象,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东西。但这样的艺术依然还有自然的影子。
当艺术进一步变异,变成符号的描摹品时,艺术便进入第三层面。比如近代中国对于西方抽象艺术的非理性模仿,我们仅仅依靠所谓的解构和抽象,就形成了一种自认为很像西方艺术的“伪艺术品”,魏公村的涂鸦就是如此,这样的艺术是最缺乏价值的艺术。
在艺术追求上,东方与西方存在巨大差别。西方艺术从自然回归到自我,从而出现了所谓的人体、肖像艺术,当然随着艺术的发展,这样的艺术作品渐渐脱离了宗教色彩,有了人性的意味,具有了故事性和戏剧性效果。
东方艺术从一开始就以自然为描摹的对象,从美的自然发展到美的意境。后来的艺术作品更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意境”,而将自然淡忘了,中国山水艺术发展到了后期,渐渐退化、回归到文人的臆想之中,从而失去了生命力。
近代,随着文化的交融,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艺术都趋同于对人性美的发现。无论是西方现代派艺术,还是东方近代书法绘画都是如此,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艺术之中,艺术变得益加繁复而多变,艺术家也成为了绝妙的杂耍者,而符号化的运用,由于符号的多样性而变得日益复杂。现代艺术家渐渐变成了充满技术功力的哲学家,艺术家也开始变成一种专业。
随着商业化的发展,艺术转化成商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种叫做时尚的东西。艺术的生活化和商业化,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对艺术的一种真正回归。在现代,一个不懂时尚的人很难说是懂得艺术的人,时尚随时代而变,加之各种流派的产生,变得光怪陆离,甚至令人匪夷所思。这种文化异化,导致了艺术审丑的出现,以怪异、淫乱、变态为审美取向,这是一种文化的异化,很难说是进步还是倒退。
然而,无论艺术如何改变,生命为快乐而来的本性永远不会改变,当艺术的狂热追求渐渐冷却,人总是要最终回归审美的原始轨道。
“艺术就是审美仪式!”这是我总结以上发言后的自得之句。至于艺术的娱乐、教育等只是艺术的功能而已,而不是艺术的本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