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论语》更好的人生禅悟

(2011-03-16 10:28:09)
标签:

杂谈

比《论语》更好的人生禅悟

 

十五岁之前,该怎样就怎样;

十五岁之后,想怎样就怎样;

三十岁之后,能怎样就怎样;

四十五岁后,是怎样就怎样;

六十岁以后,该怎样就怎样。

    禅释:

    1.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是梁启超提出的振兴中华的理念。然而,这个“强”是一种自强的追求,还是强壮的状态,不同的理念导致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自强、勤奋是否一定能够造就强壮的个体,这是值得提追问的一个重大命题。少年时期恰是茁壮成长之际,外部力量的任何摧残,自我约束的任何异化,都会对个体生长的健康产生终其一生的影响。而“该吃吃该喝喝”的自然状态,恰恰是少年最理想的成长状态。少年之强壮将为其一生打下生理、心理、心智的良好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未来的成长空间才会无限广阔。东方文化影响下的年轻一代,刻苦、发愤,虽然获取了大量知识型信息,但生命的能量却消耗殆尽,及至壮年需要爆发的时候,我们大都已经筋疲力竭,东方人少有各个领域的大师,不是我们的知识不够,而是我们的能量不足

    2.人生的成就并不在于你能干什么,而在于你想干什么。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那些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那些现实的、不敢冒风险的人,大都只能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少年时不要问我能干什么,而是要问我想干什么,人生追求的巨大生命能量,可以创造奇迹。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疯狂的,年轻时不疯狂,更待何时

    3.人生一味的疯狂是不行的,生命的能量是有限的,而你的作为也不是无可穷尽的。人过三十,需要审视自我、环顾四周,考虑自己能干什么的问题。此时,如果还是一味的毫无理智的乱冲乱闯,结果必然会付出太大的成本。三十岁前打下的人生基础,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勾勒了一个基本轮廓,朝这这个方向咬定青山执着追求,才是成功的秘诀。

    4.除了少数人,如毕加索、齐白石这样的天才,可以衰年变法,再创人生之高峰,大多数人及至四十五岁,人生的成就大都已经定型,此时,保持一种是怎样就怎样的淡定心态非常重要。对现有的状态不满、消沉或者愤世嫉俗,只会令自己堕入自卑与激狂的非理性状态,承认现实,并利用已有的优势继续发展,再创辉煌并非不可能。

    5.年过花甲,人生进入一种无可无不可的超然境界,应该返璞归真进入一种大智慧、大自在的状态。雍容自得、浑然天才、顺其自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此时,切不可不着边际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疯疯癫癫老将何堪

    6. 孔子云,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三戒看似合理,却有悖天理,其根本出发点是将人之本性看作需要戒除的恶,。其实,色、斗,皆为人之生存本能,本身并无道德善恶之分,而从生物和社会意义看,色与斗恰恰是合理的,因此,从终极道德判断分析,也是善的。孔子的人生观违背天理,其必然是错误的。

    7.道家讲究顺其自然,然而,自然是什么,不同的价值学说对自然的认定千差万别。魏晋以后中国之道学已经背离老庄之本意,隐忍退缩内省自闭的倾向日益严重,顺其自然,成了不作为的代名词。真正的顺其自然,是一种快意人生,荒废了上苍给我们的天赋,那才叫暴殄天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