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勒夫布局老马技穷

(2010-07-04 15:37:38)
标签:

杂谈

    我毫不避讳,我是一个狂热的阿根廷队的球迷。我对于足球的狂热充满着理性。在网上我听到了关于阿根廷截然不同的声音。爱阿根廷的人对梅西、马拉多纳的天才充满着崇拜,而厌恶阿根廷的人对于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和阿根廷人的人格提出了质疑。其实,只要你客观地看这一届的阿根廷队,他们已经完全摆脱了阿根廷人在以往世界杯上表现出来的虚伪、狂躁,洗心革面的马拉多纳已经将阿根廷队打造成一个儒雅的团队。而仅仅从技术的角度评价阿根廷队,你会对这支豪华的团队充满羡慕,上帝对于阿根廷太好了,让如此多的足球天才同时代出现。在与德国遇见之前,阿根廷队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强队,他们风流倜傥,他们所向披靡,他们值得人们对他们的爱。

    在德阿大战前,我只预测了比分,而没有预测胜负结果,是以因为我对这两个对有太多的了解。这是两个如此相像的团队,他们都团结如一、齐心协力,他们都抱着夺冠的理想。谁能获胜很难预料,即使我对阿根廷充满着喜爱,我依然无法预测阿根廷能赢。

    如今德阿大战以一种无法预料的结果结束了,我如何来解释这个结果呢。其实,我不想解释,因为,当我看见开场后德国和阿根廷的布阵我仿佛就知道结果了。勒夫设计了一个完美的布局,一个可以点住阿根廷人死穴的布局。开局伊始,我发现在中场德国人有一个结果合理团结紧固的6人团队,一旦攻到前场,这6个人又布成了进攻的阵容,而当阿根廷人攻到前场,德国的另外一个6人团队又形成了稳固的防线。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啊,结构森严坚不可摧无坚不摧。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阿根廷人在中场只有3人,当进攻到对方后场是也是3人,而当德国人进攻时,阿根廷依然是3人防守,从某种意义上讲阿根廷人是用3人团队来应对德国的6人团队,阿根廷人进攻时无计可施防守时漏洞百出也就无可避免了。

    德国的这个阵容并非无懈可击,马拉多纳如果是一个技术大师,他就会迅速根据德国的阵容进行变阵,但是他没能做到,这个情感大师艺术大师,最终在技术上输给了冷静的勒夫。当德国人用一次次的进攻,骚扰得阿根廷人疲惫不堪时,阿根廷的后防线终于漏洞百出一泻千里了。在这一点上,阿根廷人甚至不如英国人,他们只在下半场对德国压制了15分钟,便毫无作为了。失去了中场便失去了全局,德国人的完美布局击垮了阿根廷人的个人技艺,阿根廷队几乎没有反手之力,以一种最无颜面的方式溃败了。

    因此,如果要总结这场比赛,不是阿根廷人的无能,而是德国人勒夫的完美布局导致了胜负的结果,勒夫并不是什么大师,但他对于阿根廷队的研究显然要精细得多,而反观马拉多纳,他显然没有认真分析英国人失败的教训,他以为以伊瓜因、特维斯和梅西的才华,任何坚固的阵容都不在话下,马拉多纳显然过于自信了,世界上没有预定的胜利。

    在此,我还想发表一个我与众不同的观点。我认为阿根廷人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无赛的这几天里阿根廷人参与了消耗体力的活动,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日程安排导致一个大块的时间段,给马拉多纳安排活动创造了条件;二是从梅西感冒和上场队员绯红的脸颊可以看出,这些活动消耗了队员的体力和精力,而前几场比赛中梅西和伊瓜因的脸都是洁白的;三是场上特维斯奔跑的速度,在以往的比赛中,特维斯永远是短跑比赛的优胜者,但在昨天特维斯却屡屡被德国人超越。

    这是一场令人奇怪的比赛,我们从阿根廷人的失败中看到了太多的意外。无论如何阿根廷人扎扎实实地倒下了,让阿根廷的球迷黯然神伤。我们已经无法等待下一个马拉多纳,我们已经不能期望4年后的梅西依然如此神奇。阿根廷的离去也使众多球迷的梦想破灭,他们已经不可能看到一个完美的冠亚军决赛了。我们只能祈求上帝,让半决赛和决赛更加精彩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