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赵宏博的嘴!
大年初三,中国冰雪健儿为国人送上了一份厚利,经过4届奥运拼搏的申雪赵宏博,终于用浪漫和执着书写了神话,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奥运会花样滑冰金牌。

这枚金牌的意义很难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个热衷于求道的民族,一个对技术和艺术不太敏感的民族,实现了冰上艺术竞技的胜利,这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最好见证。
曾几何时,冰上项目是艺术之国俄罗斯的囊中之物,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伟大的艺术天赋和体育才华,几十年前,中国人看着那些外国冰上仙子的表演,只有伸舌头的份,那似乎是中国人永远无可企及的高度。
今天,当申雪赵宏博为国人争得了这份荣耀,回顾他们成长的轨迹是一件惬意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上帝眷顾伟大的英雄,但英雄同样需要用不倦的努力才能凤凰涅槃。此次大赛前,尽管申雪赵鸿博年事不小,但他们的状态却是历史上最好的,赛前训练中既要维持一定的量来保持状态,又要控制好量避免受伤。大赛中还要控制心理,尽力发挥最佳,还要避免失误,万事俱备但决不能临阵掉链子。投入大赛的运动员承受的压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种煎熬会消耗大量的精力,赵鸿博的嘴唇就是最好的证明。人们只看见赵宏博与申雪健美的舞姿,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赵宏博嘴角的憔悴,这队冰上组合为了这枚金牌已经付出了全部的心力。

申雪赵宏博的成功是一个少有的伟大传奇,他包含了传奇的所有元素:王子与公主,伟大的教父,无与伦比的才华,艰辛的历程,巨大的磨难,伟大的成功。让我们和他们一起享受这成功的幸福,让我们祝愿冰上王子与公主永远幸福。

【背景故事】金牌背后的伟大教父
说到这枚沉甸甸的金牌,就不能不提中国冰上运动的教父姚滨。中国花滑队三对组合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张丹/张昊都是世界一流的花滑组合,在他们背后站立的是中国花滑队总教练姚滨。他堪称中国花滑的“教父”。关于姚滨我其实有很多要说的,但网上的资料似乎更为详细。

从运动员到教练员
姚滨曾是中国男子花滑的主力选手,曾三次获全国少年男子甲组冠军和连蝉五年全国双人滑冠军,80-82年连续三次参加花滑世锦赛,1984年参加冬奥会。
1984年9月姚滨开始担任哈尔滨市花样滑冰队教练,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86年他成为国家队教练,从1995年至今一直工作在国家队的一线,1998年任全国花样滑冰教练委员会主任,现为国家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兼双人滑主教练。
先后培养三对顶尖选手
作为国家队教练之后,姚滨先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双人滑、单人滑选手。其中最得意的弟子莫过于申雪和赵宏博了。1992年姚滨接手申雪/赵宏博的训练,此后这对弟子先后夺得1999年和2000年世界大奖赛总决赛冠军、2002年和2003年世锦赛冠军等成绩,成为世界顶尖的花滑组合。
在接手申雪/赵宏博的第二年,姚滨迎来了第二对弟子庞清/佟健,尽管他们未能像申/赵一般成绩斐然,可是庞清/佟健在2006年夺得世锦赛冠军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姚滨的第三对弟子是张丹/张昊,他俩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带伤坚持比赛夺得奥运银牌的一幕,也成为冬奥会历史上经典的时刻。
有人说姚滨把这三对选手当做了自己的孩子,究竟他为弟子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他们7个人自己知道。
中国教练带队,大都是要训练、生活一把抓,姚滨也如此,但他说自己没有那么操心。“我看重对运动员自我能力的培养。我虽然也关心他们,但往往都是在大的事情上。我从来不搞‘家长制’。”
姚滨是个相信奇迹的教练,所以他总是期待着奇迹,并创造着奇迹。有人说,姚滨与队员更像父子、父女,但姚滨却说:“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是‘利益’关系,这个‘利益’就是要出成绩,否则别管是父子还是朋友都没有用。如果教练教不出成绩,运动员不会跟他,如果运动员出不了成绩,教练也不会要他。”
深藏于心的疼爱
能够成为国际冰坛大名鼎鼎的教练,姚滨在训练场上自然有他的一套“铁腕治军”,但他与弟子之间的那份师徒情,又总是被人称道。殊不知,这位东北大汉其实也是性情中人。
多年前的一次,姚滨带着申雪和赵宏博在昆明表演。在演出结束后的颁奖仪式上,申雪突然提出要讲几句话,接过话筒后,小雪的声音有些颤抖:“今天能够站到这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完全都是因为一个人,那就是我们的教练——姚滨!谢谢教练!”申雪这意外之举,惊呆了现场所有人,当人们回过神来去寻找姚滨时,却发现姚教练的鼻梁上架起了一副墨镜,而当时是在没有刺眼阳光的体育馆里……
神奇的“巧手男妈妈”
姚滨多年来一直住在花样滑冰队的宿舍里,与弟子们朝夕相处,但却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姚滨一提起妻子曹桂凤,总会动情地说:“都说军功章有你的一半,我这个整个都是她的。”
虽是体育人,但姚滨却是这个圈子里名副其实的“文艺人”。他不仅阅读各类书籍,钢琴也弹得极好。此外,姚滨还是摄影高手和业余理发师,而队员们还叫他“巧手男妈妈”,因为姚滨还神奇地精通服装裁剪和设计,时常帮助队员选择和设计比赛服装。听到记者关于“巧手男妈妈”的问题,姚滨笑道:“我没有学过服装设计,很多都是凭借灵感。比如申雪和赵宏博出征都灵冬奥会的比赛服设计,就是突发灵感而来的。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来源于我从小就看母亲做针线活。”
冬奥前已经储备小队员
姚滨作为国家队主教练不仅要关心一线运动员的生活、训练和比赛,为了中国花滑的未来,他也无时无刻不在仔细甄选着有潜质的小队员。在老大申雪赵宏博、老二庞清佟健、老三张丹张昊之后,谁会成为老四将是温哥华冬奥会后最引人关注的话题。
中国花滑可以在短时间内跻身世界前列,是姚滨和很多他这样的优秀教练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让我们为他们这些幕后英雄鼓掌致敬。
26年前,26岁的姚滨和他的搭档栾波参加了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他们在双人滑比赛中名列倒数第一。
26年后,52岁的姚滨指挥他的弟子申雪/赵宏博赢得温哥华冬奥会双人滑金牌。赛后,这个为花样滑冰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东北汉子宣称,他要给老婆买金砖。
“我要买块黄金,跟金牌一样重的黄金,给我爱人。”姚滨说。
姚滨的夫人曹桂凤是黑龙江省体育局主管冰雪项目的副巡视员,为了事业两人多年分居两地。
在出征温哥华之前,姚滨曾经承诺要在春节期间给国人献一盘好菜,他很高兴自己实现了这个诺言。
据《解放军报》报道,“出征前我就讲过,希望能在春节期间给全国老百姓上道好菜,今天这道菜足够大家品味两天的了,毕竟这枚金牌是历史性的。”说这话的是姚滨,中国花样滑冰队的总教练。姚滨是个很少在公共场所表露感情的人,不过今晚,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看着两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还是不禁热泪盈眶。
今晚,他的两对徒弟申雪/赵宏博和庞清/佟健包揽了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冠亚军,打破了俄罗斯人在这个项目冬奥会上的垄断。而他的第三对高徒张丹/张昊虽然今天只获得第五名,但上届都灵冬奥会他们取得的银牌也是中国队当时的最好成绩。
有人用“不疯魔不成佛”来形容姚滨对花样滑冰的痴迷,可以说,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的历史几乎就是姚滨个人的历史。他曾是中国男子花滑的主力选手,参加过三次世锦赛和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只是,在他当运动员的时代,中国的花滑运动在世界上还没有声音,退役前他和栾波搭档的双人滑组合在国际赛场的成绩一直垫底。
但姚滨要在教练位置上延续自己对花滑的热爱,而且,一下子就培养出三对世界顶尖选手。在姚滨看来,这三对徒弟就像自己的孩子,为弟子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他们7个人自己知道。三对徒弟加一个教练,他们被称为中国花滑家族的“非常6+1”。每天,姚滨都要守着自己的三对徒弟一起训练,队员冰刀磨得不够理想,他会亲自上阵。他还精通服装裁剪和设计,时常帮助队员选择和设计比赛服装。但他和妻子却因此长期两地分居,让他愧疚不已,“我要买块黄金,跟金牌一样重的黄金,就是给我爱人,我不用金牌”。今天中国花滑队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这个为花样滑冰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东北汉子流露出鲜见的柔情一面。
然而,今天取得的辉煌成绩并不会令姚滨的花滑梦想就此驻足,为了中国花滑的未来,他也无时无刻不在仔细甄选着有潜质的小队员。正如他自己所言,今晚“不是实现了我30年的愿望,我一辈子都和花滑连在一起。”
神奇的教练,天才的弟子,这几乎是中国传奇体育故事不二的版本,从朱健华到胡鸿飞,从刘翔到孙海平,从五朵金花到陈运鹏,从冰上传奇到姚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