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的哲学思维

标签:
杂谈 |
二、奥运会的哲学思维
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奥运是有特殊意义的,中华文化的最大优势不在于其纯粹,而在于其包容,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融合,成就了伟大哲学思想的诞生,汉唐时代的文化融合造就了两个盛世,近代的文化引进和融合,则彻底改变了中国,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一次文化的阵痛伴随的总是一次社会的腾飞。
(一)东西文化的交融
奥运所包含的思想与中国古老文化有着多种契合,因此也特别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从火炬传递中的热烈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发自内心的那份冲动与快乐,其实,人类的理想是共通的,没有那个民族是天生的魔鬼,然而,在追求伟大理想的过程中,有发生了如此多的杀戮与暴戾,这的确是人类值得思考的罪恶。奥运将人类的争斗搁置在一个公开公正的平台上,既满足了人类渴望征服的动物冲动,有实现了相对远离血腥的竞争模式,而结果也可以为彼此接受,失败者不必忧伤,因为,任何人都有从新走向竞技场的机会。希腊文化具有两面性,一是他强大的侵略性,在世界战略领域,这种征服依然在持续着,无可避免地充满着血腥与残忍,另一方面,希腊文化的优雅健康,有着巨大的震撼力,感染着世界上所有的民族。而与希腊文化完全不同的东方文化,在体育这个平台上可以毫无障碍地进行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盛举。在奥运这个领域内,东方文化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在追求极限的过程中,东方的内敛与精深恰恰可以抵达终极追求的目标。而奥运精神中那种求道的精神是与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和的精神其实是东方文化的精髓,西方人通过公平竞赛来达到和的目的,而东方文化的本身追求的就是和,在这一点上可谓殊途同归。
(二)参与就是成功
重在参与的精神是奥运文化的精髓所在,唯有共同参与才能彼此对话,而对话是彼此和睦共融的基础。参与的精神是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大相径庭的,是通向和谐世界的必由之路。关于和谐的概念,其实并不是中国人的首创,真正的实贱者首推日本,因为在一个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度,和谐总是最高的价值准则,而一个强权国家是不可能实现和谐的,因为,集团利益高于整体利益的时候,和谐就意味着集团利益的损失。重在参与的思想其实是为各种人群创造一个对话平台,这届奥运会上许多小国第一次参加奥运,有些国家得到了历史上第一枚奖牌甚至金牌,这种成功带给国家的快乐和精神力量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比拟的。
(三)拼搏
拼搏是体育最基本的精神,一个团队如果还在为是否拼搏而讨论的时候,他离成功的目标还相去遥远。然而,就是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人们总是喜欢崇尚英雄,因为在英雄身上我们看到了拼搏得到的成功,这种成功满足了我们自身的人生理想,我们感觉到如同自己成功一样的快乐。我们因此会对张宁那样的老运动于充满敬意,对李小鹏的再次夺金报以掌声。所谓拼搏总是令人难以坚持的,而每个人的人生路上也总是充满着这样的困难需要我们去攀登,从生命的意义上讲,每个生命的存在和闪耀都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可以想象冼冬妹再次夺冠的艰辛,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小鹏4年坚持的不易,我们可以感受到邹世明企盼成功的那份执着,每一个成功花环背后都是无数的汗水与泪水,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说道拼搏我们不能不提刘翔,刘翔的退赛带给人无数的眼泪和失意,而刘翔感受的也许仅仅是压力。从体育的角度讲刘翔的退赛无可厚非,但是从拼搏的角度来讲,我们关注的不是退赛本身,而是刘翔退赛的方式。可以明显看出这是一场经过排练的退赛,一切都包含着秀的成分,从出场、热身到起跑前的痛苦表情。我们无法去责难刘翔的退赛,那是他和教练的选择,但是我们也不可能去赞美这种退赛,因为如果我们毫无理由地把掌声给予刘翔,那我们给予李小鹏和张宁的掌声又是什么呢。作为一个勇敢者刘翔完全可以在终点倒下,那样的话他不愧为一个英雄。我不想谈更多的,因为刘翔也许很快会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一个曾经的英雄也许就因为他退赛的方式而被人遗忘,这不是观众的残忍,而是刘翔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