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种 豆 锄豆
楔子:各位好朋友,很快就要离开部队到外面出差,也许好久不能来看朋友们了,所以大清早起来写一篇博文,出差期间有空一定去看各位朋友,也希望你们来看我。
小时候我家住的部队大院,听说是解放前上海一家大公司老板的后花园,解放后资本家跑到香港去了,大院遂成为部队大院,文革前有人把守,文革后成了向阳院。大院比我游览过的鲁迅“百草园”要大许多漂亮许多,那时部队的孩子比同龄的一般百姓孩子幸福得多,物资相对丰富,各种条件也好许多。大院的花园里上百年的古树有五、六棵,还有许多桃花,桃花和桃浆我们都尝过,还有桐子可以用来打仗,冬天的雪地里,诺大的园子成为我们打雪仗的好地方。一年春天,我和两个哥哥突然想起来种向日葵,在这片没人开垦的土地,我们用镐字在园子的中心地带划了一块不太大的地盘,第二天,园子里出现了许多被划出来的长方形的地块,每个人都不是很贪心,因此园子里的20多户人几乎都得到了自己的地盘,我们比安徽凤阳农民早了10年就开始了和平的包田到户。
种地很好地锻炼了我们这些成长中的男孩子,我们知道了劳作的辛苦,知道了基本的稼樯知识,也懂得了大粪虽臭五谷香的道理,看着一天天长大的葵花苗,我们不知其苦地每天松土、除草、浇肥,收获的季节我们家种的葵花骄傲地夺魁,最大的一个葵花盘足足有脸盆大,共收获18斤葵花子。第二年,我们开始尝试种花生、白菜等其他作物,也喜获丰收,那些劳作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快乐。一年深秋,有一户人家种起了蚕豆和豌豆,我们也学者种,第二年开春收获了好多蚕豆和豌豆,刚收下来的豆子鲜嫩无比,清汤煮豌豆的美味现在依然可以回想得起来。可是头年种豆子第二年种别的一般接不上茬,有些人收割了豆子以后就种上了小菜。
那一年,我们又在深秋种上了蚕豆,第二年开春父亲觉得还是葵花子好吃,种菜没什么意思,怎么办呢,眼开着蚕豆开花了,可是葵花播种的季节也到了,我们突发其想决定割掉即将结果的蚕豆苗,把所有的蚕豆苗都埋在地里当绿肥,等我们播种葵花时其实季节已经稍微滞后,但我们还是期盼着葵花的丰收,因为有充足的绿肥呀。可是那年的初夏阴雨涟涟,本已落季的葵花更是雪上加霜,有些幼芽都腐烂了,等我们追种的时候小小的田里已经是参差不齐,到了收获季节看着低矮的葵花杆上小小的一蓬,一年的辛苦就算白费了。
感谢大家听完这个乏味的故事,其实我想说的道理大家心里都明白。我想委婉说明的就是我对于前期热抄的济宁中华文化城的态度,我想说如果我们的决策者和精英们,在事关国家的大事情上也和小孩过家家一样,不把几百亿的事情当回事,脑子一热就干的话,后悔与唾骂是不会少的,与其大兴土木在目前还是贫瘠的济宁打造一个新文化城,还不如好好将曲阜的经济文化氛围治理好,去年年冬天我到曲阜感觉和我20年前看到的没有太大的变化,金声玉振的文化遗存周围,散布着杂乱的市场,各类煎饼铺子和小摊几乎把街道阻断,脚下的泥泞足有半尺厚,这种文化氛围与江南的文化小城绍兴(老城)、同里、周庄几乎无法比拟,文化其实是一种综合氛围,提高一个地区的文化品位,需要经济、人文、教育、景观同步发展,不是一个祭祖和文化城就可以解决的,山西黄帝陵祭祖抢花事件已经折射出一个地区综合文化品位的发展水平,我们的地方官和民众应该好好思考和作为,多做富有实效的工作,少做追求虚名的败家之事,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需要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