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佛也是铁
2007年12月2日
河北的灵气在那里,在北京,在天津,在大雨落幽燕的北戴河。华北平原的灵气被皇城和帝王行宫吸纳而去,流下来了一片贫瘠的土地。在河北坦荡的原野,树木都是如此凋零。贫瘠的土地历来生长顽强的生命,那些生命的精华是如此的耀眼。纪晓岚、张之洞、盖叫天都是河北的人文大师,当今的文学大师王蒙也是河北人,而中国作家协会的女会长铁凝也是河北人。

器宇轩昂张之洞
与江南遍地风雅的气息不同,河北的人文风貌总是掩盖在贫瘠之下。走在河北的田野,你感受到的是大地的苍茫和生命的苦涩。正因为如此,我对这里的每一处古迹都怀着深深的珍惜与崇敬。
笑面金刚
说起乾陵和明孝陵的石像人们总是津津乐道,而南皮石金刚淹没在河北乡间僻野,不为人知。
怒目金刚
沧州南皮石金刚:北距沧州47公里的南皮县城东北有两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刚。这两尊雕像立在金刚亭内,东西相向而立,身披铠甲,形如武将,怒目而视。东像双手合十胸前,两臂托锏,西像两手扶锏杵地。石像连同石座总高2.96米,雕工精致,铠甲浮雕云龙,造型威武雄壮,神色飞舞,为古代石雕艺术珍品,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刚铠甲
石金刚所在的地方,原为兴化寺,兴化寺为明朝所建。据传,在建兴化寺的时候,从寺前水坑中挖得两尊石金刚,置于兴化寺山门之内,后因兵燹,寺宇倒塌,仅存下石金刚。据县志载:“识者以艺术考之,为唐代所造。”1964年南皮县重修金刚亭,亭三面环水,池岸柳树成荫,环境清幽,石金刚置于亭中,以供观赏。

金刚龙饰纹
南皮县志(民国版卷十三记载:石佛造像2,连基均高一丈二尺余,东西相向雕工精致,东者两手捧锏而立,西像两手扶锏而立,据考为唐代所制。
石金刚原立于明代所建兴化寺内,专有金刚殿。为护法武将。1947年兴化寺被拆毁,唯存金刚两尊。相传在兴建兴化寺的时候,从水塘内挖掘而出。

铁佛寺
有意思的是石金刚东西两尊表情各异,一尊怒目圆睁,一尊慈眉善目。南皮石金刚是中国时刻艺术中的精品,其品位当在帝王陪葬石雕之上。可见明代河北人文之兴盛。从石金刚的形制,雕刻的工艺和所表现出来的气象,却是气度不凡。

彩绘穹顶
东光铁佛寺也是一处好去处。东光近年来大兴工业,虽然带来了污染,但毕竟给寂静的河北带来了一丝生机。工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也带动了人气。当地政府雄心壮志,重建铁佛寺。作为一个河北小县城能把寺庙修得如此气象却是需要一番气度。

金刚不坏-东光铁佛
石金刚和铁佛寺都是河北值得书上一笔的地方。石金刚的艺术足可以代表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最高境界,铁佛寺中的铁佛也是亚洲最大的金属佛像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