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石之辨

(2007-06-10 08:59:22)
木石之辨
 
木石之辨
    石文化与砖木文化是世界上两种主要的文化遗存。
    关于中国的砖木建筑我们有太多的自豪与感慨。当年才高性雅的梁思成/林徽音遍访山林,为得就是发现和保护中国的砖木建筑,他们在山西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最早的古建筑,激动得痛哭流涕。宋代和明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雄伟的建制,高雅的形制,其蕴涵的文化基因令我们叹为观止。
    我们无法从哲学的角度去判别石建筑与砖木建筑的优劣,而从沧桑巨变的历史我发不得不承认,易于腐朽的砖木建筑更容易被时光抹去,而雅典的卫城、埃及的金字塔和美洲的雅玛建筑却巍峨挺立,见证着曾经的辉煌。
    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分析可以看出,华夏民族是尚土的民族,中国也许是最早烧制陶器的民族,从红山文化、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到三星堆文化,几乎完全独立发展的文化,不约而同地创造了灿烂的陶文化。如此选择或许只能从华夏民族的基因中方能找到答案。
    我们说一个民族与文化的强盛与否,可以从他的历史遗存中清晰地分辨。当风流被风吹雨打去的时候,唯一可以见证历史的是那些不会说话的建筑。从兵马俑、秦皇陵和万里长城,我们就可以想象当年秦国的强盛。秦长城是土堆垒的,兵马俑是土烧制的,秦皇陵是土堆建的,华美的阿房宫已为陈迹,而秦皇陵依然巍峨,见证着一个王朝的伟大与强盛。
 
木石之辨
   
    西方的石文化无疑是伟大的,就像古希腊的哲学与史诗,像古罗马的军队,西方文化选择了石文化,也就决定了其民族的气质。雄强的力量,血腥的统治与征服,不可一世的霸气依然是西方文化的核,这也许是历史的必然,是欧罗巴民族基因的体现。
    我们的一些历史学家和文人,或许从小研究几何学的缘故,总喜欢用结果去证明原因。当暧昧的东方(川端康成语,我真的找不出更好的词语来形容东方)被血腥的西方征服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从文化优劣的角度分析成败的原因了,得出的结论是石文化优于砖木文化。我们不用去分析他们结论的正确与否,只要从他们证明问题的方法就可以知道其荒谬。
    从建筑材料的性质我们知道,石文化是帝国统治的文化,而木文化则是大众生活的自然选择,从环保的角度看,木结构也许更适合人的生存。西方人在选择乡间别墅的建筑材料的时候,表现出了对木材的特殊喜好。如果说石与木体现的是不同的文化取向,砖土建筑则是科学的取向,因为只有砖土是人类对自然材料的再造的结果,使人的设计意图得以最精致的体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水泥,现代城市是不可想象的,而水泥从其组成是砖土文化升华的结果,如果没有石文化就没有古希腊文明的话,那么,没有砖土文化就没有现代文明。
    砖土文化是伟大的华夏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其核心就是崇尚自然,中庸大气和科学精巧的思想。它可以建造出最宏伟的万里长城,也可以建造出精致华丽的紫禁城。砖土文化的每一粒砂土里都蕴涵着中华文化博大的精神与血脉,是永远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否定砖土文化,就是否定中华民族文化本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未来计划
后一篇:3000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