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内心的爱
从西安到襄樊的火车上,我依然难改失眠的毛病,我无法承受列车“咣铛、咣铛”的噪音。11点过后疲惫的人们均已睡去,偶尔有人从铺上下来去上厕所,长长的过道如同寂寞的车街,想着我的首次湖北之旅,或许要经历与湖北人打交道的不快,沮丧之情不禁涌上心头。拧开密码箱找出为旅途准备的《读者》,此时,一位列车员从我跟前走过,关切的问:“还没睡?”我回答“睡不着。”他嘿嘿一笑便消失在车箱的那头。从他的口音我知道,这趟列车的乘务组来自湖北。
读着《读者》上温罄的文章,我回忆起童年的时光,儿时最不理解的就是父母的唠叨,唠叨完后总要说:长大了你就会知道,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的口头禅也时常挂在我的嘴边,我愿意用我的一切去换取孩子未来的幸福,包括给孩子带来眼前的小小的痛苦。这种发自内心的爱孩子长大后一定会理解的。
然而我们能时常如对孩子般的对待他人吗?比如说朋友,比如说陌生人。
当我的思绪随着文中人物的喜乐而飞舞时,我的心绪却一点点的变坏,我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口中发出令自己不快的味道,我知道等待我地将是一个乏味的长夜。
我的目光下意识地离开了杂志,我看见了从车厢那头走来的中年男子,就是那个跟我打招呼的列车员。他的脚步没有节奏,却带着速度,是那种劳动者的脚步,他的头发由于忙乱而显得无形,但脸上却挂着自得的神情,当他看见我时神情转而带笑:“还在看书哪?”还没等我回答,他已飞快地走了过去,突然他转过身来“到这边来看吧,这里灯亮些。”我略感唐突,但他的建议确实很好,我想说一些感谢的话,可他已经走远了,依然是那种劳动者的脚步。
夜更深了,而我阅读的兴致渐渐地来了,此时此刻车厢里可能只有我一个人在看书,《读者》的确是一本好书,书中的作者总能从最意想不到的角度去发现生活中特有的情趣。平凡的生活我们谁都无法逃避,能够选择的只有你的心情。而心情是受到环境的影响的,你可以选择孤独,却无法选择环境,这是不是人生的悲哀呢?想到这里,刚有的一点好心情也不翼而飞了。就在此时,那位劳动者又出现了,这次他是冲着我来的。“隔壁是软卧车厢,你可以到过道里去看,哪儿有灯,还可以坐着看。”说完又匆匆地走了,留给我的是一个潇洒的背影。
我会心地笑了,为能遇到这样一位引起我注意的人,这位普通的中年列车员,他像我一样有一份使人劳累的工作,然而他依然有一种对工作的专心,对他人发自内心的爱,因此有一种自信、自得、又满不在乎的神情。哦,拥着我的过道的灯光,有如天堂的光辉,照得车厢一片温暖,窗外的车轮的轰鸣像悦耳的钟声,我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我预感到这趟湖北之旅,会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
当我写下以上这些文字时,我已结束了湖北之旅,我要告诉你的是:我爱上了湖北人,是发自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