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季会——钱塘诗社、海棠诗社聚会
标签:
钱塘诗社海棠诗社文化诗词 |
11月9日,农历十月初二,已过了立冬节气,可天公好像特别眷顾钱塘、海棠诗社会员,这一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西子湖边游人如织,杭州花圃内仰云楼风物宜人,两社四十多多位会员共聚一堂,共同举行“秋雅集”联谊会,赋诗吟词,其乐融融,歌妙舞曼渐迷人眼,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春雷乍响势轩昂,扭转乾坤党领航。革故攻坚摧壁垒,鼎新开放步康庄。神州巨变雄风振,华夏腾飞国运昌。共筑复兴中国梦,千秋彪炳铸辉煌”。这首七律,是海棠诗社会员王新华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作、并在当天联谊会上深情朗诵。其中也包涵了许多会员发自内心的情感,以诗词的形式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国家和伟大的党。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成了这次联谊会的重要内容,表达了两个诗社全体会员的共同心声!
传承中华诗词文化是这次联谊会的一个显著特色。联谊会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在俞浣萍老师激情洋溢的讲话中开始:“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照样能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人生自有诗意,来吧,一起加入我们的古诗联吟!”
吴容社长百忙之中赶到现场,以自身的经验告知众社员,多想、多思、多体会,多多读古人的优秀作品,增长自己的诗词爱好能力,传承并努力创作出好的作品。
然后两诗社员章倚文、李希云、荣柏林、刘茂林、高思佶、陆雪沧、陈惠荣、叶晓茵、何韶曙、何雨淮、唐社长、胡世华朗诵了流传了近两千年的《古诗十九首》之中的部分诗文,让人感受那久远年代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
接着,在俞浣萍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海棠诗社会员还学唱了昆曲选段等多个曲目,特别是学唱了用古老的工尺谱写就的《万年欢》歌曲。工尺谱是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源自中国唐朝时期,后传至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琉球等使用汉字的地区,属于文字谱的一种。在古代流传甚广,但今天只有传统戏曲的伶人和学习者还会使用工尺谱来演唱或记谱。现代中乐团一般已改用简谱或五线谱。通过学唱工尺谱歌曲,使会员们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渊源,增长了知识,增添了诗词创作的文化积淀。
联谊会在吴允涛先生的主持下,两社会员们还表演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傅美凤、徐文平演唱了炙烩人口的黄梅戏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将演出推向欢乐的高潮;王新华清唱了《毛泽东诗词七律二首》令人怀念毛泽东等老一辈的壮志凌云;何雨淮朗诵了本人作品《踏莎行》真是词韵振堂;黄慎明、王亚萍、陈兰兰、杨裕彦、吴洁沨、顾勇强、彭向明、陈霞、陈席卿都朗诵了自己诗作。朱诚忆、孔向红表演了双人舞《望月》妙曼舒展;胡世华、朱诚忆声情并茂地朗诵了黄亚洲诗作《杭州与钱塘江共同奔腾》,那钱塘之潮似乎奔腾而至。
钱塘诗社社长唐宇振还现场泼墨挥毫,向会员们赠送书法作品。联谊会会场上还陈列了会员们的书画作品,并进行了抽奖活动。最后,两社全体会员合影留念,金军会员为这次联谊会留下了永存的美好的隽永记忆!
海棠诗社徐文平 写于2018年11月10日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让我们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照样能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人生自有诗意,来吧,一起加入我们的古诗联吟”
吴容社长在回家的车上送来一首七律:
西风吹雨昨来稠,
此日微阳入眼柔。
洛社裁诗多爽气,
兰亭修契想风流。
几痕小隐园中菊,
一片仰云楼上秋。
郭外双峰总如旧,
连天黄叶自悠悠。
——吴容
七律.钱塘诗社戊戌仰云楼秋集
并依韵和吴容社长
黄花烂漫动高秋,
雨后晴阳豁眼眸。
满室笙歌歌古韵,
双姝鹤舞舞轻柔。
四檐飞翘楼台古,
一握温亲笑语稠。
洛社兰亭风雅颂,
钱塘犹记仰云楼。
——陈席卿
戊戌初冬诗社仰云楼雅集(三首)
一
一脉清泉流至今,古诗十九有余音。
仰云楼上闻传诵,字字珠玑落在心。
二
清吟细细曲悠悠,雅兴诗情满小楼。
最喜骚人看不足,双姝如玉舞轻柔。
三
翰墨生辉歌舞新,一楼情意暖如春。
相亲原自怀同好,俱是诗词社里人。
——刘新民2018.11.9
戊戌初冬钱塘诗社仰云楼雅集,依韵和刘新民老师
一
陌草青青延古今,春风春雨结知音。
仰云忽觉身轻捷,应是吟声动拙心。
二
连翩古韵意悠悠,敦厚温柔记此楼。
尤告加餐毋奥恼,清溪缓缓亦风流。
三
最爱钱塘日色新,斜阳铺浪似芳春。
瓣香林下清标在,且浥芳菲有后人。
——陆雪滄2018.11.12
已故著名诗人(人称诗侠)、新时代诗社创始人钱明锵先生孙女钱天然,在高思佶老师引荐下前来捐款给钱塘诗社。
在此分外感谢!
前一篇:又来就菊花,从容度秋风
后一篇:谁在江湖笑傲,倘佯前世今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