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


标签:
塘栖古镇广济桥运河童趣 |
分类: 赤足而行 |

《家有儿女》
今年过年在良渚美地兰庭,初一去了塘栖古镇,
难得跟姐姐妹妹弟弟凑在一起,正所谓:
自爱轩檐影三四,为吟钧乐声五六。
老母扶杖寿八九,岁岁安宁永万福。

右,大姐善舞,国标、民族舞都会;
左,小妹喜歌,卡拉OK是麦霸;
弟弟持家,善待老母,是个孝顺的儿子。
俺是玩家,成天忙东忙西赶花期看风景。
当然拍摄这些照片的是海绵宝宝,偶家公子


《溪居即事》——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LYVE
《初夏睡起》——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
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稚子弄冰》——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瓈碎地声。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意欲捕鸣蝉,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塘栖古镇,位于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的德清县接壤,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
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13公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
使其成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历朝历代以来,塘栖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逶迤而来,象一条绚丽多彩的缎带维系着南北大地。
古镇塘栖,就坐落于这京杭大运河的南端。

如果把浙江诸多名镇比作颗颗璀璨的明珠,塘栖便是镶嵌在古运河畔分外夺目而耀眼的一颗明珠,其独特的水上街市风貌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无可替代。
著名文学大师丰子恺先生曾对她作出如此评价:
“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

塘栖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自元代商贾云集,蔚成大镇,明清时富甲一方,贵为
“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文人辈出,书香传世;塘栖,文物遗产众多,广济长桥、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栖溪讲舍碑、太史第弄、水南庙……默默向人们细述当年风采;
塘栖,人杰地灵,物产丰盛,枇杷名扬天下,丝绸香飘海外,自古就是贡品。

光绪《唐栖志》中有着这样的记载:“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
在此晒网休息。直到元朝张士诚拓宽了官塘运河以后,人们沿塘而栖,小镇才初现雏形。

自嘉秀而来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陆辐辏,商家鳞集,临河两岸,市肆萃焉。
现辖27个村,7个社区,近10万人口,总面积79平方公里。是闻名遐迩的
“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

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广济桥的构筑使镇区两岸连成一片,
这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
由此可见,是秀丽的京杭古运河哺育了塘栖。
距杭州主城区十五公里,水上巴士直达武林门。

注明一下,以上文字信息均来自网络!
四姐妹合影均由海绵宝宝提供,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前一篇:梅花三弄·(二)《家有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