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海拥抱这个城市,还是这个城市扛着大海?


标签:
大海青岛旅游沙滩潮水 |
分类: 看地平线去 |

海与这个城市抱得异常紧。海岸扛着日常的开支,几进几出。城市的气氛沿海铺展开来,
向东向西。自然结合人文,沧海桑田以后,海岸更加多情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名句,雕刻在躁动的浪尖忽高忽低,印出海的苦涩和危情,然而我却那么喜欢:“那只梦中的螺号,在赤足的年代,可以听见大海的声音!”
“带着欧陆的优雅,带着历史的刻度;动静相宜,喜忧参半。”王占筠的《青岛蓝调》在海平线上逶迤,一个城市的历史可以一派荒凉,也可以满地馨香。
一半是城市,一半是海洋,一半是暖色,一半是蓝调,当海潮涌动,貌似温柔地抚摸我的双脚,又缓缓的抽去脚底的沙子,在身体微微后仰无所依托的瞬间,灵魂却诡异般的分离了地气,在海的味道里抓住了一份欣喜:失去了一种叫安定的虚假却又获得了一份赤裸穿心的撼动:沙子遇见大海是为制造一道韵律的节拍;一粒沙子,一截天涯。
一个人背着照相机徘徊在青岛的沙滩上,潮湿的空气夹着海洋的腥风,深深地呼吸。一份感动在镜头里缓缓收集,从日出到日落,久久地坐在岸边的礁石上,等待浪潮的归回,倾听潮水渐渐涌入城市的喧哗,不知道是大海拥抱这个城市,还是这个城市扛着大海?“看海”是不是成为人类的一种寄托?一种思念?一种梦想?一份升华?
潮湿的气息浸泡着我的骄傲,等待海的宁静,在海龟冲动的愿望中,听到“壳、壳、壳”的攀越,击破了海洋的平衡圆满。
贴心温暖的沙子和夜潮,混合在不休的呢喃中。当海浪在脚底涌动的时候,流去的是死寂,定格的是追忆。
细细的沙子每一粒都唱着歌谣,口哨声依旧在尉兰色天空穿行,蓝了花,黄了叶。
多情海岸,只影为谁开?晨暮涛声,赤足谁羁沙台?
前一篇:孤月·冷屏·寒堤·愁云·西湖秋夜
后一篇:坐听晚潮之天籁,澎湃沧浪击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