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已是水流去


标签:
杂谈情感摄影雨打芭蕉怀念 |
分类: 人间四月天 |
一直喜欢读《张廷珍野史的味道》也写下了不少的评论,比如看了《从前有座山》我喜欢着、写着:春天的那根柳树条,在皮肉之痛和心肝之痛的微风里摇曳。桃李依旧,岁月老去。四月天,桃花红得虚假,柳枝寂寞的要死。摇着飘着,眼见得白衬衣撑着伞远去,浅草刚好没脚趾。一世气质抵不住一季漂亮。疼一疼,跳一跳,笑一笑,过去了!因为我爱你的字,所以就把自己送到你这里,也因为你的字,我一直饥饿并满足着。
……
又比如看了《上世纪的几本书》我想到:如果一本好书是一面镜子,我们读它的时候会自惭形秽,于是将不断地“涂脂抹粉”,“乔装改扮”,让自己好看起来;如果一本坏书是一面镜子,我们读它的时候会面目虚饰,于是便不知羞耻地忘乎所以,得意忘形,让自己愈加地丑陋下去。当我们可以选择好书和坏书的时候,这个镜子是病愈的了。
写评论只是很随性的跟着发言,活在四月江南,也许就不能太随意了。好好的晴天,说下雨就下了。一夜春雨滴答滴答,敲打得极好听。清晰的韵律,毫无杂音。躺在床上心里清楚,不由呤出“客宿城东采荷间,雨打江南芭蕉叶”的句子。小风从微微开启的窗扉中吹进枕边,梦中醒来,竟分不清是前门还是后窗的雨声了,只是想到今日之行摄计划怕是不能如愿了。反身起床,怕惊扰了母亲,蹑手蹑脚地洗漱出门,天色灰蒙蒙的,细雨湿漉漉的,心里忐忑不安的。约了摄友一路南行,摄友护住贵重的相机,疑心重重。
春意盎然,旅人如客,游人如织,摄人如狼。
旅人是掠过的一枚羽毛,这里那里都不是重点,只有流浪才是目的。
游人是走马观花的哥儿姐儿,这里那里出门有景色看便是好事。
行摄人绝然不同,风景名下,片子如草,唯有见骨见肉方可出手。摄影人可以像狼豹捕食,静如处子,动似猛士。雨天行摄必是犯大忌的。而我却偏偏要喜欢这雨中景色,美其名曰:有湿,才有诗。诗情和画意的叠加才是摄影的艺术。一干人马听了我的谬论,冒雨出门,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尽在朦朦胧胧之中。相机出手,心疼也认了吧!
烟雨朦胧君自立,回眸已是水流去。祝愿行摄的人惜时、惜光、惜镜头!
晨起吟一首送摄友:
客宿城东采荷间,
雨打江南芭蕉叶。
桃花流水总相映,
清溪叩潭慨诗篇。
清溪叩潭慨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