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中秋潮钱塘

标签:
杂谈桂花树钓鱼岛钱江潮十一长假 |
分类: 赤足而行 |
一江呼啸浩荡来,十万人争上高台。
八月十八,钱塘江,你在最深的蓝色中成熟,久了,久了,便沾染上赤色的尘土。我站在江东大桥上放眼你的喇叭之门,远边,烟波,云层,碎拽着一波又一波的喧嚣。心里想着,这样,他们的飞机和喇叭,催乱了激情,恐怕要盖住了你独特的对月呼啸,混淆了你涌动在浪涛之上的风情。
关山几重?风浪几重?杭州老去被潮催,钱塘人家何处在?八月,你和月亮的一脉强劲互动,在这个夹杂着泥沙的江水沿岸,早已没有了我曾经赤足柔软走过的那个阡陌纵横、十里桑园、稻花飘香、络麻林立,江蟹横行,鸡犬相闻的质朴风光。
水在漩涡中可以分离,浪在奔腾中不会留步,钱江潮,你如期而来,又匆匆而去,我借着太阳的肝胆将衣服卷成帽檐,审视着你平静微波的表象,在回溯中重返,寸寸都很想遇到自己的灵魂,或许在江水中洗浣时,有容器的洁净如初。
蓝天被直升机跟踪,江面被弄潮儿揉碎,还有多少水滴可以炒作?还有多深波浪可以翻腾?因为十万看客上高台,所以农历八月十八,你一如既往惆怅地托起千万面擂鼓,敲击着水上进行曲,潇潇洒洒,滚滚而来,无法回头!钱塘江,你永远给我一路狂歌的自信,蓝也好,赤也罢,为这一片云水,为这一崖潮头,我巡视着走过灼热,走过温润,走过活着的水,走过死去的梦……透明也好,苍茫也罢。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钱塘江终归还是那个繁衍生息的江河经纬一支,载着江南的风骨和悲欢,我们为它鼓掌,翘望,不光是为它声吼动地的江涛,还为它苦心积虑建造的十座大桥,还有,沿江河而息的民生……
奔腾与宁静,皆有钱塘江之美,壮观天下!
也许应该庆幸,我来看潮,不用船票,明年以后你在更远的地方等我…… ”
【76年8月18日,我在海宁观潮。那时的人们正忙于文革,毫无观潮的闲情逸致。住在全木结构的小旅馆内,用的是全套的木盆。头一天向当地人了解当天潮水掠过堤岸的水位线,第二天就蹲在水位线处,专等汹涌的潮水扑面而来。玩儿的就是心跳!预先反复练习撤离的动作,请走阻挡逃生路线上的观潮人。当那条白色的水墙如雷霆般扑过来时,其轰鸣之声如千百辆坦克车碾头而过!登时,世界只剩下一种声音。一手抓起三脚架和相机,一手扶地,不知是如何蹿上堤霸的。鞋子还是让狂潮咬湿了,触地的手也碰的鲜血直流!那一幕,将永生不忘!
呼啸浩荡来,十万人争上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