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行之二 4、云意
淡泊如云,意在绵绵。浮云若仙,可谓神思。在三清山游走,最出其不意毫无准备的碰撞相见,就是那些忽隐忽现,忽左忽右的云海了。山、石、松皆可留驻,唯云意无法预测,难以依恋。山里气候变幻不定,何况又是六月中,正是梅雨将来时,东边日出西边雨,偌大一片天空,往来最自由的就是云了,而偏偏人们要说“淡泊如云”莫不是有仰慕之意?
游山的人,正在这一个山腰翘首看景色呢,那雨点儿便稀稀落落地敲打起树叶了,是不是西边的云跑到东边来了?你刚刚将雨伞打开,那阳光悄悄地早在另一个峰回路转的拐角处等着呢。这边厢刚刚呼朋唤友来看云海,眼拙的还在定神张望呢,呼啦啦那边厢风卷残云消去了,一时倒惹人恼怒不已。
大山有灵魂,也许会飞翔,岩石有心思,也许会流泪,青松有梦想,也许会无眠……而云雾最缥缈最柔软,却最任性,最无章,最让人无可奈何,最具温柔的杀伤力。有诗说“
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雾湿人衣。”湿的当然不仅仅是衣服了。
如果将三清山的怪石、奇松、看做永恒、坚韧的山之灵魂。那么三清山的烟云就是放浪不羁精灵古怪的天外来客,飘然而至风流倜傥。
高山之巅,意念移物。谁说三清山的峰峦没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云有大笑,大笑成瀑布一般的倾盆而下。山河壮美莫过如此,鬼神之魅莫过此彰。不论是仰天大笑的云,还是微微一笑的云,它湿润了我的衣服发梢,也湿润了我们这个尘世的喧闹。
站在这一个山头,看另一个山头的风景,我惊叹“行云流水”尽失轻浮,“浓墨淡抹”自有炫丽。纤云时时弄巧啊,可叹却不能走进它薄薄的帷幔,留它的湖泊在我掌心!
很奢侈地将容量有限的电池和空间,拍摄下了流云缱绻的一瞬,作成时光的胶囊,慢慢地享受它难以抓获的意识流动:“相逢相笑尽如梦,为云为雨今不知”。摘下一片白云,珍藏在时光胶囊里,在某个焦灼不安的时候,让它湿润一下我们的眼睛,淡泊一下我们的心境。今天我把这个时间的胶囊打开,望着来自三清山的云雾,这个属于我的云雾,心中自有一番快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有点云的狂放散漫了吧?
三清山后记
从三清山选择一条下山的路,伴随着经年未修的石阶和一路潺潺的流水。大山在黄昏的寂静中传送着很久很久以前的回忆。它告诉我们:葛洪的道观、炼丹的神水、采药的童子、听曲的观音,著书的文人……
他们何以选择了此山此水?
那些雕刻在悬壁峭壁上的道家石像温柔圆润,缠绕在石像上的红绳,艳丽如血,瑰异似火。我们和葛洪飘逸的脚步同行,领悟到道家圣地的哲学思想,感叹如此的天人合一,独化自生!
下山了,这山这水将留给我无尽的“无形无象”!
最后我还要写下—— 江西行之三
夏家蓬

云雾袅绕的三清山

淡泊如云
意在绵绵

浮云若仙
可谓神思

最缥缈 最柔软的云雾
飘然而至 风流倜傥

这山这水将留给我无尽的“无形无象”

云有大笑,大笑成瀑布一般的倾盆而下
它湿润了我的衣服发梢
也湿润了我们这个尘世的喧闹
留它的湖泊在我掌心
行云流水 尽失轻浮
浓墨淡抹
自有炫丽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相逢相笑尽如梦
为云为雨今不知
道家圣地三清宫 天人合一
独化自生

他们何以选择了此山此水
大山在黄昏的寂静中传送着很久很久以前的回忆
拍摄下了流云缱绻的一瞬做成时间的胶囊
相关博文:
江西行之一 玉山
江西行之二 三清山
1、山魂
江西行之二 三清山
2、石心
江西行之二 三清山
3、松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