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望我最后的屯垦岁月
一只孤雁在离巢30年后还会回到巢穴,那是神话,一个人在离开故居30年后,回到它荒芜的台阶,不是稀奇。但是在我的人生中那可真是奇迹啊! 在写那篇《最后屯垦岁月》的时候,我难以想象我还会回到种猪场-——那个结束了青春岁月的苦涩地方,尽管我魂牵梦绕,泪水暗洒大半个人生!
2009年8月2号在离开30年后,“我终于来到了点儿半斤,陌生而亲切的土地,阡陌纵横的田野。”……当年我离开它的时候,它满目疮伤,贫瘠不堪,而我也是行囊空空,独向西风。今天我负着思念的重压,急急地奔向点儿半斤,阳光满地,没有孤独,连旗飘扬,没有寂寞,……又见到了点儿半斤!又见到了种猪场!
在最后的屯垦岁月2结束时我写:“
前几年有战友回去了种猪场,五朵金花全部嫁回了老家河南,倒是大黑二黑留在了点儿半斤成了养鸡场的主人,老李还是在做豆腐,那个花姐没有见到,还是在种猪场吧,不过是不用养猪了。那一带全部种上了向日葵,在太阳的殷勤中静静地成熟。”
当我的双脚落到了种猪场的土地上,我真的看到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看到了山墙上石灰粉书写的“养鸡场”三个大字。我的直觉就告诉我,触手可摸的种猪场就在眼前了,本来说好,我叫张涛(曾经的种猪场场长、团牧业参谋)带我们回种猪场。但是现在已经不用了,那个冥冥中已经刻骨铭心的召唤,就仿佛在我耳边焦急的说:去吧,去吧,前面就是你要寻找的梦之乡!情之乡!
已经顾不得叫上z,望着那片增添了数排房屋的村落,我与同样心切的LiYanWen顾不得脚下是否草藤缠脚,忘记了自己早已过了蹦跳之年,一路探问一路追寻到了那片熟悉而不复熟识的
“ 简简单单的种猪场,一排营房,窗和门都上了绿色的油漆……”
迎面走过来一个老人,“细高挑的身材,一双褐色双眼皮眼睛,似笑非笑新月般悬在有点角疮的嘴巴上面……”我脱口而出:“老赵、老赵!”
“jinjun,LiYanWen!”
“呵呵,您还能记得我们啊?”
“能勒,能勒!”
“还是那样,没有变啊?”
呵呵!泪水早已湿透了我们的睫毛,把遮阳的帽子摘了又戴上,就是压住了即将喷涌的泪水。
“老李!老李”走过来的老李已经用手背擦着眼睛,将一副眼镜戴上,立刻“现代”了许多。“那时候老李木棍挥舞,响声大大地吆喝,灰驴蹄子哒哒,极不情愿地转圈,在种猪场的豆腐坊是一道温和快乐的风景线。”现在知道他已经不再做豆腐了。
老李老赵的家就是在我们当年住过的那一排房子里,问到大黑二黑,果然是在此地落户了,五朵金花都嫁回了老家,可惜二黑们不在家,一个俊秀的少年是老李的孙子,看着我们的重逢,抱来了一个大西瓜“呵呵,老李的西瓜我们一定要吃啊,当年可没有少吃哦!”此时张涛也过来了,老李们数起了曾经在种猪场的战友,一个一个的名字,一个一个的记忆啊,都没有褪色呢!
我的屋子呢?我屋子里的那张“忆江南,最忆是杭州”的墙上书条呢?(LiYanWen见面的第一时间就告诉我,当年的我就是如此的多愁善感了)
绿色的门窗油漆已经斑驳无存,包裹着的是冷冷的铁皮,旧屋紧锁,只能问流过蓝天的白云,你还记得我少年的容颜么?
阡陌纵横的田野,已经种上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时值正午,那些花儿整整齐齐地列队欢迎着我们,这么多的笑脸呵!老李为了我能赶上8连的队伍,开着电动的拖车送我一阵,在向日葵的笑意中,我已经忘却了那年冬天送别的凄惨、那年冬日的寒冷和那年孤独的回家!
花衣裳
在一片淡漠的炊烟中,
走进黄昏
肩撘着肩
简单又美丽!

去吧,去吧,前面就是你要寻找的梦之乡!情之乡!

老赵、老李和俊秀的孙子

种猪场的豆腐坊是一道温和快乐的风景线

蓝天白云,你还记得我少年的容颜么?

旧屋铁锁,那张“忆江南,最忆是杭州”的字条还在墙上么?

种猪场养起了奶牛

是不是我们的那个毛驴的子孙哦?

后续:花姐已经调去3连,她女儿徐凤英嫁到乌拉特前旗,是有工作的人了。种猪场不但不养猪也不养鸡了,我看见了牛和驴,种猪场这个居住点如今已经增加了50户人家,他们养牛种向日葵,过着平静而简朴的生活,再一次愿好人一生平安!
加载中,请稍候......